遏制景区门票价格会成为哥的传说吗?
自题为《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大陆景点观光费用非常高》的报道见诸媒体后,有关美景应民众共享,“寺庙等历史景点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高费用。”等话题再次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给予了回应;可由题为《发改委:部分游览参观点确实存在门票价格偏高》、《发改委:坚决遏制景区门票价格相互攀比过快上涨》的报道来看,似乎又是正确的废话多,可操作的实质性能够遏制门票价格的措施几乎没有。这或让人听着很不舒服,或是在胡说八道什么的... ...可笔者此说却是有事实依据的。
因为,风景名胜、古迹等的门票价格的疯涨并不是今天才有的。2004年12月,笔者在题为《别了,世界文化遗产!》一文中问到:世界文化遗产,难道我们真的要别了吗?!今天看来,对于大多数国民来说,是不是已经真的永别了呢?即便是没有真永别,是不是多也只能“砸锅卖铁”的到一两个名胜古迹走马观花呢?同月,还写了题为《北京门票听证会点燃了大众对价格听证会的抗争》的贴文;2005年5月,在题为《对国家发改委规范门票价格管理通知的忧虑》一文中指出:好的《通知》还应当有好的法律措施来保障其能被很好的执行,否则,其将会引发普通老百姓的误解,进而对政府产生更大的不信任。高昂的不合理的景点门票已经使广大的消费者怨声载道,愿国家发改委的《通知》是剂“灭火药”,而不是“火上浇油的柴”。同时,对于景区门票的涨价,还写了题为《为什么某些景区门票涨价听证会的专家学者不懂法?》、《由河南嵩山少林景区门票上涨 寺内方丈强烈反对所想到的》的文章发表在《强国论坛》。
或许,我们已然忘却了2005年小学生叹景区“抢钱”的新闻报道了。匪夷所思的是,风景名胜、古迹、寺庙的门票价格在一轮轮的高度重视、规范门票价格管理、防止门票价格过快上涨、严格门票调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等等年年的加强监督、规范声中,门票价格如脱缰的野马般风驰电掣了,价格听证会也成为了听涨会。
耐人寻味的是,“同一门票价格调整间隔不得少于3年”的规定。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呢?又为什么只是一味的涨价呢?平遥县前脚喊完《公务接待已“压垮”平遥古城 景区建设资金困难》,后脚就开始上涨门票价格让消费者埋单;类似的情况又是否是一个普遍现实呢?涨票价调节客流也就只能成为美丽的借口了吧。
养路费改燃油税了,大量的二级公路迅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级公路,收费到期的路桥又继续延期收费;题为《北京职工去年月均工资4037元》的报道在告知我们,天天喊成本受不了要求涨价的企业,其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再加之禁止、打击了N年的含有\带有虚假陈述、欺诈、夸大其词的广告、或直销广告还在众多电视台欢歌着。或许正因为如此吧,刚遭到处罚降价不久的绿豆又涨价了,大蒜价格也呈加速上涨的态势。所以,遏制景区门票价格会成为哥的传说吗?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