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浅析中国战争潜力(4)

火烧 2004-09-04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聚焦中国战争潜力中的原料供应与海运问题,分析石油对外依赖度上升、进口通道单一及储备不足等关键因素,强调战略物资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四.原料供应与海运

工业原料和农产品,是支持战争的基本物资,也是战争潜力的基础之一。根据估算,未来战争中,为了维持一个陆军师,每年需要钢76300吨、铝1400吨、铜4000吨、锌3000吨、铅1800吨,师一日的进攻战斗就需要燃料40~70吨;为了维持每万吨海军舰艇,每年则需要钢9500吨、铝5000吨、铜5800吨、铅2900吨、锌3100吨、石油15万吨;为了维持每千架飞机,每年需要钢450吨,铝3吨,铜19吨,铅9吨,锌14吨,石油203万吨。

     

对于中国来讲,其战争潜力的重要特征即为在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上对贸易和海运的高度依赖,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特征越来越显著,此为中国战争潜力的致命弱点。

表8 石油对外依赖:

石油净进口量(万吨)

占总消费量比重%

1990

-2354.8

1995

1218.7

7.6%

2000

7546.4

33.6%

2001

7071.5

31.0%

2003

9100

37.7%

其中来自中东国家的原油﹐占了进口总量的大约65%

现在对于中国至关重要的一点即为石油问题。石油的对外依赖度逐年上升,石油战略贮备不足,石油进口运输通道单一,石油国内储量锐减,国内的主要油田都已接近生产结束期,陆地国土几无新勘探大型油田,(中国近年来新勘探的大型油田几乎全在海域,多处于海洋争议区),进口来源不稳定。

2004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超过1亿吨,2010年将达到1.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37%和45%。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

中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资源,使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石油储备方面,中国的石油储备不足20天。

对比日本,目前,其石油储备约为180天,铁矿石储备约为60天,粮食储备约为60天。如果按照战时使用标准,日消费量将分别降低到原先的40%、30%和30%,使用时间也将延长至270天、150天和120天。

表9 国家战略物资进口情况:

2001

占总消费量%

铁矿砂     (万吨)

9231

钢材     (万吨)

1722

铝及铝合金、铝材(万吨)

93

氧化铝    (万吨)

335

约40%

铜及铜合金、铜材

169

约50%

天然及合成橡胶

173

据有关专家预计,今后20年,中国将短缺30亿吨铁、5亿到6亿吨铜和1亿吨铝。中国也可能短缺目前还在出口的其他矿物,例如钨和锌。

简评及政策建议: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在粗放经营、效率低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除了煤之外,中国所有矿产资源面临严重短缺进而严重依赖进口。这将严重影响中国在必要时使用武力的“底气”及战争心理基础。

在石油及其它主要矿产资源问题上,中国政府要国内国外并举,但立足点要放在国内。要最大限度地加大勘探投入,大力发展生产,减少对国外的依赖,限制能耗大、效益低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很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包括到国外合作开发,把进口机制搞活,以适应变化的国际能源、外交形势。

  

参考文献:

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PDF版           ISBN 7-5037-4060-4/C·2031

《兵器知识》2002年第8、9期      《简析日本战争潜力》-刘华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2月11日 第二版) 《扩大黄金储备改善储备结构》-张望

《中国大战略》                    胡鞍钢著

《京华时报》 2003年1月13日

中国石油网2004-05-26 08:21:5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