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张文木|六十耳顺:谈谈学术结论确立要加入时间维度

火烧 2024-11-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张文木强调学术结论需结合时间维度验证,以俄乌冲突为例说明历史实践的重要性。他反思过去辩论的教训,主张淡出无时间维度的争论,体现‘耳顺’之意。

  学术讨论与吵架不同,它的确立是需要时间维度即“南墙”的介入。没有后者,佛的话也没人听。

  现在会议或网络上用“逻辑”辩论,这是说不清的。“文革”初,全国的“大辩论”最后还是发展为全国性的“武斗”。这是我经历过的事,这也是我不爱与人“争辩”遑论在视频喋喋不休讲道理的原因。有人说这是“争夺阵地”,这么有失辩证法的“争夺”最终要适得其反的。读读《毛泽东年谱》,老人家批评“四人帮”最多的就是“最高”“顶峰”之类说辞。毛主席反复说不能用形而上学反对形而上学。江青等听不懂,主席哀其不幸,给总理说:江青这个人没有多少学问!

  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的学者吸取教训了吗?没有!今天不仅青年人,越来越多的过了“耳顺之年”的老年人也加入网络“辩论”大军,而且语言越来越激烈。我只想说:“文革”初期的全国性的“大辩论”发展到全国性的“武斗”,已是前车之鉴。

  我对我的研究结论确立是加入时间维度的,对还是错隔上一段时间就清楚了。我1997年到北京,二十多年前写的文章对不对?今天历史实践结果看看就明白了,如果与今天实践不符,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遑论出版《张文木战略文集》。

  2022年3月,俄乌冲突开始,我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白纸黑字得出结论:普京必赢。这当时即使吵死了也说不清,现在两年多过去了,结局摆在那里,也没人争了,而我前年的文字还在网上放着。

  我今六十有七,早过了“耳顺”年,现在我越来越淡出那些不加入时间维度的“学术争论”。有一次在长沙学术会议发言后,有一青年人追上来“请教”,我听了后说:你错了。他说“我不这么认为”。我接着就说:那就是我错了。

  错对哪是在这里争辩得清楚的,我想孔子说的“耳顺”就是这个意思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