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时代的中国对诺贝尔奖的评价
文章回顾毛主席时代对诺贝尔奖的批判,认为其是资产阶级工具,反共反人民,列举多个获奖者并批评其反动本质。
《红旗 电影批判 井冈山》
联合版1967年7月15日,
北航《红旗》报等主办
联合版1967年7月15日,
北航《红旗》报等主办
诺贝尔文学奖,名为文学奖金,实际上却是国际反动资产阶级网罗走卒,收买败类的政治工具。法国资产阶级作家萨特一语道破了它的反动本质。他说:这是“一种保留给西方作家和东方叛徒的荣誉。”事实也是如此。从一九O一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以来,中选人物无一不是资产阶级的宠儿,反共反人民的急先锋
诺贝尔奖金(又名“反共产主义”奖金),以瑞典大富翁、企业家诺贝尔(1833—1896)的遗产为基金设立的奖金,内分物理、化学、生理、文学等几个方面。奖金的发授权一直操纵在帝国主义者手里,成为反共反人民、收买走狗和奴才的经费。其文学奖金从一九O一年发授起,到一九三三年都是颁发给西方作家反动文人、反革命学者。一九三三年开始则第一次发给俄国作家蒲宁,此人极端仇恨伟大的十月革命,曾叛国逃往巴黎,接着一九五八年发给反共小说《日内瓦医生》的作者、反革命叛徒分子帕斯捷尔纳克。一九六五年当发给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鼻祖、大叛徒肖洛霍夫时,他受宠若惊,向帝国主义大摇其哈巴狗的尾巴,到处演说,感恩不尽。
肖洛霍夫1965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金。他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被《诺贝尔奖金》一文称为“大毒草”。“肖洛霍夫身上散发出了浓烈的反革命气味,因而博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欢心和青睐。一九六五年十月,瑞典科学院把专门为收买‘东方叛徒’的、被称为‘反对共产主义的诺贝尔奖金’授给了肖洛霍夫。身为苏共中央委员的肖洛霍夫对这笔奖金垂延三尺,他几次表示愿意接受这一奖金。”
相关文章
- 诺奖的笑柄
- 刘晓波问题的多元思考
- 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
- “意识形态冷战”的揭幕
- 李振城:从诺贝尔和平奖看政治挂帅
- 美华:诺奖颁后反差--央企提供挪威最先进设备 美国则制裁菲律宾
- 《新殖民地周报》记者“蓝方戏”采访炸药奖得主
- 诺贝尔奖不是帮助穷人的奖
- 美华:北京宜反制诺奖典礼“变卦”的韩国哥伦比亚乌克兰塞尔维亚
- 和平期货与和平现货--美国同“诺委会”如何一唱一和
- 资改派整治一枝清荷等爱国青年目的是为刘殖民复仇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