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声“毛主席”会不会死人?--评互联网反毛倾向
叫一声“毛主席”会不会死人?
(虔度)
国庆来临之际,近日有官媒按惯例刊出了一则有关“天安门城楼更换毛主席画像”的新闻。(《中国青年报》 9月28日 )
笔者注意到该新闻一经刊出即被各大媒体转载,有的门户网站还在该新闻下辟出了评论栏目。但是,有少数网媒还是未能把住思维惯性,转载该新闻时又在标题上做起了文章,即将“毛主席”这三个关键字改成了“毛泽东”。于是《中国青年报》那则亲切暖人的新闻到了他们手里就顷刻间被人为地覆上了一层冰,变成了“天安门城楼更换毛泽东画像”。在他们看来,似乎不应让老百姓将那画像上的人物当成“毛主席”——这个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载体,而应仅仅是当作“毛泽东”个人。两者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却是意隔天远,此举亦足见某些人的阴暗心理与阴谋史论。
近年来,社会上“反毛”“非毛”之风日甚。时下,对一些有着中国种吃着中国饭但却习惯于洋奴意识的学者和报人而言,叫一声“毛主席”似乎有登天之难;好像谁不对毛主席直呼其名,谁不在毛主席身上做点文章就显示不出其高高在上的普世与中性。反之,若是别人叫了一声“毛主席”,这些人心里就五味杂陈,狠不得悟掉他们的命。
好在民心有杆称,时隔34年后,如今多数老百姓对位已故领袖还是犹存热心,还是一如既往地以“毛主席”或“主席”相称,甚至又将其回归为一种精神图腾。笔者留意了一下,28日网易转载该新闻后相关的评论即达4000多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景仰和崇敬之情。而“人民领袖”、“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之类的留言亦是一楼盖过一楼,有的甚至在作热泪盈眶之状。
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毛主席”这三个字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样,是已经时世与民意共同鉴证了的历史专称和铭刻在老百姓思维中的心印。即便是抛开毛泽东同志的政治身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单就其年龄而论,亦是祖考辈的人。故对其至少也得像时下湖南的细伢崽一样,以“毛爹”或“毛家大爹”相称。(湘音中“爹”即“爷”之意)
有古训说得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但是,若对自己的开国元勋尚且不存敬意,甚至直呼其名,那民德又何归呢?因此,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但凡是炎黄子孙,见到天安门城楼上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大可抛却政治的禁忌与意识形态的桎梏,像叫自己的爷爷一样脱口叫一声“毛主席”。
叫这一声肯定死不了人,从古到今哪有叫自己的爷爷还会叫出人命?叫一声“毛主席”肯定死不了人,对一个代表曾经的“东亚病夫”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并且在历史上第一喊出“人民万岁”的伟大领袖谓之以官称,难道还会死人?
附文:http://news.baidu.com/ns?cl=2&rn=20&tn=news&word=%CC%EC%B0%B2%C3%C5%B3%C7%C2%A5%B8%FC%BB%BB%C3%AB%D4%F3%B6%AB%BB%AD%CF%F1
天安门城楼更换毛泽东画像 9月27日晚,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用吊车将新绘制的毛泽东像挂在粉刷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上,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按照惯例,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主席画像每年至少更换一次。 9月27日晚,北京天安门城楼前,工作人员在用吊车更换主席像。新中国60年,天安门一共挂过六种版本的毛主席像,... 百度快照 |
天安门城楼更换毛泽东画像 每年至少一换 9月27日晚,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用吊车将新绘制的毛泽东像挂在粉刷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上,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按照惯例,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主席画像每年至少更换一次。CFP供图 谢绝转载 百度快照 |
![]() |
天安门城楼更换毛泽东画像 每年至少一换 2010年9月27日晚,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将新绘制的毛主席像挂在粉刷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上,天安门城楼以崭新面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按照惯例,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主席画像每年至少更换一次。... 百度快照 |
相关文章
- 继续革命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探索共产主义社会
- 【历史探讨】:毛泽东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吗?
- 近现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毛泽东是最讲民主的(旧文)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子女亲属有啥“特权”?
- 红色山西在行动--《山西青年报》一版的红色与毛思想
- 毛泽东的历史印记和广泛民主
- 毛泽东为什么感动世界
- 批林何以还要批孔——读汪东兴回忆录
- 陕西“毛诗会”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活动
- 全面否定毛泽东--是时下中国乱局的根源
- 我十分想念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