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性比没文化更可怕
近期以来,大学生动刀捅(砍)人的事件连续发生。继药家鑫在开车撞伤女工后非但不加以救治还连捅8刀致其死亡之后,发生了一名姓汪的旅日留学生回上海后,在机场因学费问题与前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向母亲连刺9刀的惨剧。又有消息说,正在瑞典厄勒布鲁大学求学的25岁上海女生陈豪,于当地时间3月31日下午3时许(北京时间3月31日晚9时许),在街头被同班同学、上海籍男留学生小军(化名)连捅十多刀,经抢救无效身亡。
他们都是大学生,都是有文化的人。然而,他们的行为中缺少了人性。药家鑫案被害人张妙的父亲说得好:“没人性比没文化更可怕。”
我们把视线投向国际社会。当年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高层人士,从天皇到陆军部和海军部的指挥官,他们没文化吗?不是,他们的文化高得很。然而就是这些具有很高文化的人发动了侵华战争。当年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希特勒阵营中的高官们没文化吗?不是,他们的文化高得很。然而就是这些文化很高的人们先在欧洲发难然后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遍全世界。当年决定发动海湾战争的人,决定轰炸阿富汗的人,鼓动起轰炸利比亚的人,他们没文化吗?不是,他们的文化高得很,然而就是这些文化很高的人,做出了战争的决策。
我们再把视线投向国内。别的都不说了,我们光说炮制退休双轨制的人,他们没有文化吗?不是,他们的文化高得很,不是博士就是硕士。然而就是这些文化很高的人搞出了万人痛恨的退休双轨制,而且至今拒不改正。
有没有文化,文化高不高,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当一种价值取向笼罩了全社会,当一种价值取向左右了所有的人、扭曲了所有人的人性时,丑恶的事、悲惨的事就不可避免了。曾有人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而决定制度的,就是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就是塑造人性的核心价值观。这比文化重要得多,也难把握得多。“没人性比没文化更可怕”,真是惨痛的箴言。
相关文章
- 美联储的扭曲操作是指鹿为马式的宽松
- 李炳炎: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机制化解中国经济的“滞胀”风险
- 毛时代载人航天被下马的真相--读《曙光号全解密》的杂感(修改稿)
- 时殷弘先生和林治波先生的言路哪个更应‘当广不当狭’
- 发改委内外有别 惹民怨引火烧身—2011-4-21至22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
- 卢麒元:毒馒头与粮食危机
- 毛主席立啥大义凛然斩头誓?
- 王二路:“七一”三想
- 刘仰:被美化的程序正义
- 黄尔文:文字严谨的口号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再致白阳:关于“救党保国”口号的讨论
- 地藏王菩萨:亡党移民,是汉奸国贼的天堂还是坟场?
- 郎咸平:谁在制造经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