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国礼、法统与政体

火烧 2006-12-2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探讨国礼在内政中的核心作用,强调礼义对国家政体的支撑,分析传统礼仪与现代失礼现象,突出儒家思想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国礼、法统与政体 

墨 翟

     国礼,这个词汇,现在被很多人庸俗的理解成了国家的礼品,其实应该是“国家的礼节”,而提起“国家的礼节”这个概念,更多人认为仅仅是国家外交场所的礼节,三军仪仗队、阅兵式、28响礼炮、红地毯等等,而本文所论述的国礼,恰恰是不同于外交领域彰显国家的尊严,而在内政领域建立一个国家的根本威信,这就是“内政之国礼”。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体就是以“礼仪廉耻”的儒家学说为主,现象上是建立在“儒、法并举”的实践上,而这个实践的思想内涵基础就是“民为本”(出于《孟子》),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多次重复的“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因此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天、重农都是对“民为本”的“礼义实践”,今天中国虽然没有皇帝了,但是“以民为本、礼仪建国”的中华传统精神还是不可缺少的。

  一、  国礼之必须

  1、        论述“礼”的基本意义

   “礼”是中国社会基本规范的由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拜”中长大的,拜祖先,拜皇帝,拜父母,拜孔子,拜丈夫等。五四运动提倡破除“礼教”,认为宣扬三从四德的“礼教吃人”,把“拜”都给取消了。现在看来当年的新文化运动走过了场,不拜皇帝、不拜丈夫尚可,而不拜国家与父母,则道德沦丧,国将不国!今天的中国道德沦丧腐败盛行,出现“爱国为贼、卖国为荣”的舆论,类似于孔子出世之前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就是丧失了“礼”对于国家政体的根本意义。西方国家尚有老兵纪念、残疾人优先、妇女儿童优先等高雅文明的社会礼仪,中国怎么能简单粗暴的说“礼教吃人”呢!

  2、        古代中国的国礼

l      天坛祭天、泰山封禅

l      先农坛

l      孔庙

  3、        当代中国之“失礼”现象

l      不在每天人民大众聚集的时候播放国歌

l      多年未举行重大阅兵式

l      使抗战、抗美援朝等老英雄、老军人陷入贫寒无依

l      使劳动模范、老工人陷入贫寒,与“重农”的历史传统背道而驰

l      舆论上称呼富豪为成功人士,对富豪招摇过市不做干涉,助长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

l      将道德品质不明的富豪请上国家的政协、人大殿堂

l      使得医生成为商人,败坏医德。

l      使得教师成为商人,败坏师德。

  二、  国礼与法统

  1、礼节与法度

  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文化尊严的国家,就要遵循一定的“礼节法度”,古称“礼法”,如同古代必须要对皇帝行叩拜礼。古代中国通过这些标准的“礼法”,来增强士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法统。典型的历史案例就是文天祥就义前的礼节,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三年走上刑场之后,问清楚刽子手南方的方向,就向南下跪三叩头,然后引颈就戮。五千年来的民族英雄正是用一种固定的礼节形式,来表达对国家的身体力行的无比尊重,才汇集成了五千年来无数中华人民用最赤诚的心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

  2、以“国礼”来制止“士大夫之无耻”

  王夫之在总结明朝灭亡的痛苦反思中,看到降兵如潮、叛官如毛,深刻地指出“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现在社会上一批知名人士极度夸张的崇尚美国,表示要“向星条旗致敬”,要“做一夜美国人”,“要一分钱卖掉中国做美国的第51个州”,这就是当今中国“士大夫之无耻”。我想,我们大多数人的母亲都是出身贫困的,都是年老丑陋的,都是有种种不如人意的显现,但是能成为人的人,没有一个人说可以抛弃自己亲爱的母亲,我们奉双亲如泰山,那么,我们的更伟大祖国母亲,又怎么能对她这样呢!我想说的是--这些人“不是人”!

  因此,恢复中国自古以来的“国礼”传统,为“国礼”赋予现代社会容易接纳的礼节形式,比如减少跪拜、减少燃香等等,用行为庄重的“国礼”可以唤醒某些人心中的良知,可以让某些“被美元掩盖住灵魂的士大夫”回忆自己贫困丑陋的老母,回忆自己出身贫寒的真实人生是如何得到祖国母亲的恩德,这样他们也许能幡然悔悟,思念起“国恩浩荡、开国艰辛、鲜血换太平”,从而为他们自己曾经出卖祖国的恶言而割舌忏悔涤荡灵魂。

  三、  当代中国所必需之国礼

  1、完善立法,发扬“礼法”的精神

措施一,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礼法”,作为对《国旗法》的补充。

措施二,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国礼法”要有实践。

措施三,各级教育机构对“国礼法”要有实践。

    2、必要的“国礼”

l      升国旗--每天在天安门广场前由解放军仪仗队升起国旗,是永远不能停!

l      奏国歌—每天早晚在全国广播和电视中播放国歌,是永远不能停!

l      纪念国家元勋—国家领袖率领士大夫每年在“国家纪念日”参礼人民英雄纪念碑!点燃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长明灯。

l      对民族英雄、一等英烈、一等劳动模范、卓越科学家、一等教师要终身赡养。

  3、次要的国礼

l          “五一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

l          举行阅兵式

l          纪念炎黄祖先

l          纪念孔子

l          对国家重大贡献者遗体覆盖国旗

l          政要出席国家重大贡献者的遗体告别仪式

  最后,希望“国礼”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现象上,重建中华文明在现代全世界人类社会的尊严。

  四句歌云:

  孔子复周礼,华夏复国礼,

  可醒士人耻,中华统四方。

 

相关文章

  • 巩献田:请听钱学森同志讲政治体制究竟如何改革?
  • 邓小平“南巡谈话”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 梁柱: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政治改革和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性选择(之三)
  • 愚悻:在前进频道也来个“十三点”
  • 《政改十三点》出笼是为自掘坟墓
  • 大众民主:图穷匕见,狗急跳墙——评《政改十三点》之一
  • 赵系图穷匕见——评《政改十三点》
  • 一个世纪性的弥天大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