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防外交

英学者:英议会靠“嘴炮”干涉中国内政

火烧 2014-12-05 00:00:00 国防外交 1031
中国拒绝英国议员访港调查占中事件,引发英议会紧急讨论。文章指出英国已无实力干涉中国内政,仅靠嘴炮表达立场,强调香港属中国内政,呼吁英中关系平衡发展。

  近日,中国政府拒绝给计划前往香港调查“占中事件”的议员发放签证,英国议会为此专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这件事很好的体现了中英关系和两国地位的变化。

  如果把时光倒回到19世纪或20世纪初,英国议会在类似讨论过后,紧接着可能就会派遣军事远征队开赴中国,中国曾为此吃过数次苦头。而现在,中国不发签证,英国议会也只能放放大话而已。

  中国拒绝向英国议员发放签证没什么不对,香港问题是中国的内政。1997年香港回归时达成的“一国两制”协议,意味着香港要遵守中国法律,服从全国人大的决定。更何况,想去香港调查的英国议员在“占中问题”上并不是中立的,他们支持那些反对中国法治、破坏香港经济生活的人。

  试想,如果在苏格兰独立公投或2011年伦敦骚乱时,中国全国人大决定访问英国,就苏格兰是否应该独立展开宣传,或在骚乱期间调查英国警方是否迫害少数族裔,那也将是干涉英国内政。

  这个世界在不断发展。随着日不落帝国的陨落,英国议会不再拥有坚船利炮,只能靠“嘴炮”来干涉中国内政。这一现实应该让英国人反思,英中关系的内涵究竟应该是什么,中国希望英国能带来什么和别带来什么?

  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来源于大英帝国曾经辉煌的历史。连续几个世纪,英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的历史对中国有着相互矛盾的影响:

  一方面,大英帝国要为中国历史上遭受的最严重犯罪行径负责。英国曾侵占香港,对中国实施了无数次军事干预。另一方面,英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莎士比亚、简·奥斯丁等文学家以及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在中国耳熟能详。

  今天,“世界工厂”已经不是英国,而是中国。中国的军事力量也比英国强大。但英国仍然具有一些本领,能让中国从中获益,比如金融、生命科学以及广告和品牌推广等产业。

  我经常在中国发布微博,也读过数十万条评论,其中既有人对英国复兴帝国荣光嗤之以鼻,也有人讲述英国为世界做出的文化和经济贡献。在我这样一个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看来,中国对英国历史的评价趋于平衡,一方面坚决拒绝英国干预中国内政,另一方面也很清楚能向英国学习什么。

  希望英国也能达到类似的平衡。英国曾有力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侵占香港便是一例。这应该成为英国国家耻辱感的来源,只有那些别国渴望学习的东西,才能成为英国的国家荣誉。

  中国每一所学校都在教授达尔文进化论,学生们喜欢哈姆雷特、哈利波特。但同时,中国拒绝让那些还做着殖民时代美梦的英国议员插手中国事务。希望未来英国也能拥有这样良好的判断力,知道该派谁去,就像中国现在知道该接受谁一样。

相关文章

  • 杨光斌:港台政治进入后物质主义时代
  • 环球时报:清廉大跌20名,你们说的China是中国吗
  • 人民日报海外版:英国须放下殖民主义心态
  • 求是网:“捧杀”与“棒杀”中国同样卑劣
  • 贺济中:黑人布朗之死与香港“占中”
  • 老骥:中国必须用核保护伞换取朝鲜弃核
  • 普评制点评“占中三子”今日向警方自首
  • 夷声邪乱华声和 不见中原有战车
  • 港媒曝“占中”十大暴行
  • 环球时报:英国“对香港责任论”站不住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