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经济学之怪现状

火烧 2010-11-1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主流经济学家的怪现状,如茅于轼、厉以宁等人的言论引发争议,同时对比非主流经济学家的批判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与制度问题。

经济学之怪现状  

   

当今时代,主流经济学家总有很多奇谈怪论,让人惊愕不已,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  

茅于轼说:“我们要保护先富裕的人,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   

“如果全世界对中国禁运粮食,一定是我们自己做了犯天下大忌的事。”  

厉以宁告诉我们“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杀富济不了贫,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
    “中国不应该建成福利社会,否则人们便没有危机感,不好好工作。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主流经济学家们认为,只有私有制才是最有效率的,要把公有资产私有化,把国企职工变为雇佣工人。鼎力支持这项改革的是吴敬琏、厉以宁、张五常、张维迎等主流经济学家。  

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从不思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服务对象是谁?研究经济问题没有基本的立场。他们迷信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西方经济学不是辩证的批判的吸收,而是顶礼膜拜,全盘照搬,连同西方的病毒一同带入。要么走火入魔、误入学术歧途,要么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充当西方利益的代言人和说客。  

经济总是与政治、军事密切联系的,研究经济必须以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主流经济学家们总是孤立地研究经济问题,搞他们的形而上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展现出一种生动的景象。曹建海、左大培、郎咸平等非主流经济学家,敢于直言,他们批判现实,警醒国人。他们是今天中国的进步力量。  

   

2010.11.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