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毛泽东(二)
在毛泽东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以队为基础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级所有制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障。在当时,生产队的一草一木都是集体财产。只要是生产队的一员,就都有享受集体财产的权利,农民的这个基本权利,不管你是犯罪分子还是劳教分子只要不被剥夺政治权利,是任何人都剥夺不了的,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无权剥夺。
记得当时生产队的粮食分配是这样的,假如一个生产队有1000口人,粮食总产量是每年10000斤,劳动公分的年总计为10000公分,粮食的分配是按人口和公分的比例分配的。除去上交公粮(现在叫农业税,那时叫爱国粮,从这个称谓上就可以比较出国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变化,何为爱国?)、集体提留、饲料和种子外,如果剩余8000斤粮食,劳动工分分五成、人口分五成。也有的按四六分成或六四分成,但人口最低不能低于四成,这是底线。谁要超越这个底线,就要受到撤职查办,受到批判斗争的。
只要人口一出生,或者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都要有一口饭吃。现在想来,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成千成万的生命首先就是为了这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干的平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有的家庭劳动力多,挣的工分多,相应的分的粮食就多,也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分的粮食少,实在是不够吃的不,或是有天灾人祸困难的、及五保老人的由国家或集体给以照顾。
这样的分配制度,在当时也确实引起农村一大部分人的不满,中国的农民,受几千年来的封建意识的影响,自私自利之心极易膨胀,出身农民的毛主席也确实看透了这一点 ,他曾经告诫全党:中国的严重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7——80%。为教育农民他老人家真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苦思冥想。为保护农民免受封建官僚的迫害,建国不久,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反右派斗争。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清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在当时对于这种分配制度不满的,在农村中是占主流的,因为家庭劳动力多的就不满劳动力弱的、无劳动力或是老弱病残的按人头分得粮食,总认为自己劳动养活了他们,这很不公平,这部分人在当时的生产队也最有话语权。产生这种观念的要害是: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和平年代是怎样得来的?自己从事生产活动所用的生产资料是谁的?毛主席、共产党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和平的社会环境并不是为了某些人或某些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广大人民。农村的劳动工具都是集体所有,土地资源是集体的也是国家的。因此所创造的劳动果实是集体的,人人都有享受的权利。当然,你多劳多得,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宪法所赋予你的权利。
当时处在劳动底层的另一大群体——中国工人阶级本生就是在解放初期从农民脱胎出来的,有着同农民一样的本质,有着严重的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以至于毛主席被迫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场史无前例、破烂壮阔、举世闻名的大革命,我想,一斗二批三改革是针对上层建筑的;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斗私批修,是针对经济基础的。仅仅三年时间的疾风暴雨式的运动,致使荡涤了一些旧世界的残枝败叶,一时确实难以起到真实的效果。后来的一打三反、批林批孔、评水浒批宋江及反击右倾翻案风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续集。毛主席他老人家在有生之年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时至今日,三十多年过去了,要不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放弃阶级斗争、放弃党的领导、放弃公有制、放弃计划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色社会主义所产生的后果,除了极个别仇视毛主席、共产党,仇视社会主义制度的封建残余、敌对势力的代理人外,不要说我们这些个草民,就是和毛主席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的老一代革命家即当初热衷于改变毛主席路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未必能理解毛主席他老人家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初衷。他们临终悔不当初的苦涩滋味也只有他们自己体味。
然而社会还要发展,历时还要前进。中国社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毛泽东时代的国家主人——工农兵,今天沦落为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和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者,整日流血流汗直至付出生命代价资本集团创造财富,到头来落得个子不得教、病不得医、居不得屋。谁之过?除了走资派、修正主义复辟分子的阴谋、欺骗性外,与我们的愚昧无知、贪婪自私的小农意识至关重要。河南新乡的刘庄、临颍的南街等,据说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这社队躲过了这一劫。好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战演习的余威犹在,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回味、惊醒、呐喊!还有革命的红二代薄熙来重庆模式,逐渐使人民看到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的曙光。但道路是曲折的、形式是严峻的、前途是光明的!
相关文章
- 拥护共产党,清除假党员,回归公有,抗美除奸——写给成长在新中国下的同胞们(续)
- 许昌村妇含辛茹苦自建毛主席纪念堂(附图)
- 给好谈柬埔寨红色高棉的“醉翁”们的几个问题
- 毛主席是今天生活物质丰富及飞速发展的奠基人
-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采访原中南海文工团吴凤君
- 每逢佳节倍思亲——郑州人民广场纪念人民领袖
- 毛泽东最痛恨什么人?
- 侯希平唱响新红歌《心中的赞歌》献给国庆节
- 颂歌献给毛主席——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
- 毛泽东思想从文化回到旗帜上
- 毛主席蒋介石咋对待骆驼祥子
- “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