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阿富汗是帝国的终结者

火烧 2011-09-2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阿富汗因地处欧亚要冲,成为帝国争夺的战略焦点。从英国三次入侵到苏联长达九年的战争,阿富汗多次成为大国角力场,其历史演绎了强权与弱势的博弈,揭示了帝国兴衰的深层逻辑。
阿富汗是帝国的终结者 

阿富汗是帝国的终结者

 

 

    阿富汗这个国名来自波斯语,意为“山上人”。人要过好日子,除非住在金山或者神山上,不幸的是阿富汗人住在有少量泥土的石山上而从事农牧业,所以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与世界上的大国比起来,人口不算多,2900万人;地盘不算大,65万平方公里。

    然而,这里竟成了世界各种强力的“角斗场”。

    常言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阿富汗也没有什么宝贝呀,何以遭到帝国主义的多次入侵呢?

    主要是阿富汗站在了一个要命的位置点上。

    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塔,西接伊朗,南部和东部连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北部凸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

    美国前国务卿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一书中多次引用了麦金德的名言:“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支配了全球。”欧亚大陆的心脏就是阿富汗。

    历史是否真的完全按照帝国主义者的设想进行呢?是否强权就代表了公理呢?是否弱势者就是失败者的代名词呢?

    请看历史的真实演义。

    十九世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三次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民于1919年打败英国的第三次军事入侵后获得独立,并将每年的8月19日定为阿富汗独立日。从此以后大英帝国开始日薄西山。

    二十世纪末期,苏联以10万兵力,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发动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苏联入侵阿富汗是二战后几十年来第一次直接出兵占领一个第三世界主权国家,标志着70年代苏联对外扩张到达顶点。

    但是,与苏联的主观意图相反,一如当年美国在越南那样,苏联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沼。尽管苏联现代化装备的军队到1985年增加到15万人,却丝毫看不到取胜的前景。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达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1989年2月15日,驻阿苏军总司令罗莫夫最后一个跨过苏阿界河。苏联结束了长达9年多的阿富汗战争。战后不久,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就不复存在了。

    二十一世纪之初,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入侵阿富汗。小布什本想荡平阿富汗连绵的荒山,撬动欧亚大陆的中轴。而如今,在阿富汗那片饱受摧残的“中间地带”,已成为华盛顿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十年,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场战争,本来的如意算盘是“西可威慑伊朗,东可遏制中国,北可阻挡俄罗斯”。而如今,大中东,十几万美国大兵深陷泥潭;华尔街,国债数字已达天文……

    爱开玩笑的历史老人明示我们,贫弱的阿富汗注定是帝国的终结者,在阿富汗遭到失败的帝国无一例外都走向了没落。

相关文章

  • 郑彪:苏联--虽败犹荣
  • 深层面剖析历史 理性认识历史--访马戎教授
  • 程恩富:苏联解体三大主要原因
  • 居安思危之三: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
  • 前苏联解体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 杨斌:前苏联解体、经济改革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 澳大利亚共产党对苏东剧变的分析
  • 俄罗斯每人分一万卢布的教训与启示
  • 季塔连科谈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 《档案》:819苏联解体事件内幕
  • 23年后俄罗斯媒体重提《我不能放弃原则》
  • 苏联解体后白菜价倒卖军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