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龙——一个真实的图腾

火烧 2011-09-19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龙图腾的真实性,结合考古发现与《海洋》纪录片,分析龙图腾的实物来源及演化过程,揭示其并非虚构,而是有历史依据的图腾文化。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一直以来遭受到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的质疑,即使闻一多先生极具权威的《伏羲考》仍不能对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出土的带有明显图腾痕迹的文物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有关龙的图腾依旧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集中备受人们关注的是关于龙 的真实性,一般而言图腾动物是实有的,是有实物可循的,而少有民族的图腾能像华夏民族的龙一样是幻想中虚构的复合性虚幻动物,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才有了一个比较主流的论点,那就是虚幻的龙不能成为图腾。而且在那些以“正统”自居的的经院派者眼中,像闻一多,朱自清等等学者试图从浩瀚史籍记载的民俗神话中探寻龙的起源这一大胆的尝试都被看做成了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似乎探索龙的历史足迹就如龙本身一样变的变幻莫测触摸不及。

        如果我们看过法国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佐德导演的记录片《海洋》,就会惊叹于人的认识世界水平一旦受其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科学知识的局限,其认识水平会变得如此天真幼稚,低下可笑。

        纪录片《海洋》以全新的视觉聚焦了覆盖着地表四分之三的蓝色海洋,揭示了这个壮阔而富饶,梦幻而幽深的神秘世界,全方位地呈现出海洋的壮美辽阔。更出人意料的是,在海洋的深处我们居然看到了两条缓缓游动体态优美的翼龙和叶海龙,它们逼真的造型及其接近现今龙的形态,逼真程度已经完全超出华夏神话中龙的雏形,从可查考的历史记载中 ,翼龙和叶海龙最形似于《孝经授神契》里记载的:“神农氏蛇身而牛角。”,至于散见在其他史籍中的记载,多为“女娲人头蛇身”,“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龙图腾的不断演化过程,就像龙的角起始时取自牛,后来才变成为鹿角一样。

        虽然纪录片《海洋》里拍摄到的翼龙,海叶龙属于海洋动物的可能性更大,但在其有限的篇幅里没有公开说明其在多大程度上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时,也不排除翼龙,叶海龙的祖先是和别的海洋动物像儒艮祖先一样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可能性。

        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既不是史籍记载中的神话,也不是后人的凭空臆想,他和其他民族的图腾一样是有实物来源依据的,所不同的是,华夏民族的祖先给予了自己图腾更多的内涵更丰富的意义及更持久的历史记忆。

        图腾原本是北美印第安一个部落的方言,以后渐渐演变成国际学界的专用名词,图腾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除了摩尔根的“氏族的标志或图徽”,托卡列夫的“相信与自己有神秘的血缘亲属关系的物象”等等之外,一个更符合中华民族特性的诠释就是弗洛伊德的“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神”,但愿龙这一超自然的神灵能佑护华夏民族延绵不断源远流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