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曹建海:“房地产上瘾症”

火烧 2010-07-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房地产上瘾症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及政策影响,强调房地产绑架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呼吁重视民生与产业转型。


“房地产上瘾症”

曹建海


迄今为止,最害人的“上瘾”有两种:一为“性瘾”,克林顿、伍兹均患有此症,据说通过治疗皆有好转;二为“毒瘾”,满文军、酒井法子榜上有名,对于人类而言,属于一旦上瘾几乎难以根治的“上瘾症”。


除了权力,中国政界也有一种极端的“上瘾症”,叫 做“房地产上瘾症”,可谓集中了上述两大上瘾之大成:一是“房地产上瘾症”可为官员带来高层最关注、便于提拔的经济增长指标,为行政机构和个人带来数不清的“土地收入”,可以满足不少官员讨好女性之开支;二是和毒瘾一样的不可根治性,只要进行房地产调控,高层必然神色凝重,好比将“死不公开”的自家财产充作公用一样不甘心,一再呼号自己有“两难”、“多难”,向公众展示自己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表情,正是犯了“房地产上瘾症”的直接表现。


“房地产上瘾症”的形成,根源在于自信万能而又拒不承认错误的中央高层的“错上加错”,典型的表现是作为“救市灵药”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银行新增信贷”的高度依赖。这是一种极度漠视民生、甚至把损害民生作为经济增长源头的做法。一旦经济增长稍有困难,就会要求老百姓自掏腰包补助产业和企业,现实中要求银行储户在“负利率”的条件下存款,本身就是广大公众对政府控制的产业和企业(包括炒楼“事业”)强制性补贴行为;在经济停滞和宽松信贷的外部环境下,银行只能将房地产作为主要选择:在他们的眼里,哪怕是开发商自演自卖的炸药包——“假按揭”,也比政府倡导的“新兴战略产业”信贷投向要好得多。


只要“房地产上瘾症”发了,曾经一切的信誓旦旦(例如两个多月前的“新国10条”),就必然被“病患者的鼻涕泪水”、“醉酒者的撒泼打滚”、“欠债者狂嚎‘要命有一条’”的种种行为所取代,这正是当代中国政治家的领导艺术。既然是“中国特色的领导艺术”,就不必拿任何礼仪规则作参照了。


用官话解释“房地产上瘾症”,就是典型的“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论。高层不愿承认的态度可以理解,正如吸毒者不愿意承认自己吸毒一样,但是他们的行为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他们属于““房地产上瘾症”患者。在占就业极少数的房地产业叫苦、调控还未见成效时,加大货币投放、放松房地产信贷控制,将使已经停滞的中国经济重新走向“粗放经济”(贡献小于祸害的经济活动)、“投机经济”(通过各种方法将别人的钱转移过来的个人、机构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这是一个将中国经济社会推向覆灭的政策。聊以慰籍的是,在这次覆灭当中,那些不甘心牺牲当前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将会得到他们应得的历史清算。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