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牛刀:公务员加薪是民众判定通胀的依据

火烧 2009-06-15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公务员加薪是民众判断通胀的重要依据,分析通胀预期对楼市的影响,强调高房价终将回归,政府无法支撑高房价。
我们不要相信什么全球通胀,等输入到中国占比也是非常少的。在通胀的问题上,我和克鲁格曼观点接近。克鲁格曼先生在5月28日指出,所谓通货膨胀是政治性的欺骗活动。我在5月30日撰写博客提出:通胀预期或成中国楼市惊天骗局。

在这篇博客中,我有过这样的表述:我们所指的未来应该是三年以内,也就是说,2009年到2011年这三年,中国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一般性通胀或者说适度通胀,对不动产的估值不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这三年会不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严重到什么程度,对不动产估值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现在以保值为目的的买房者将从此掉入一个巨大的陷阱,不仅对本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也对国民经济尤其是消费带来灭顶之灾。如果按照今年3、4两个月的成交量,民营实体经济不用半年关门一半。最近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民营实体经济已经有40%关门大吉。

有网友问,我们现在看见汽油在涨价、房子在涨价,这两件可是大宗消费品,符合通货膨胀的某些特征,如果这些不能判定通货膨胀,曹建海老师认为中国的CPI统计有问题,也不能作为通货膨胀的依据,那么什么才能作为老百姓判断已经发生通货膨胀?

好的,我来谈谈这个问题。首先我支持曹建海老师的观点,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懂,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我们天天盯着这些数据的财经评论人,怕是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自圆其说。

但是,老百姓在经济调整时期是一定要关注通货膨胀的,这关系到生活成本的问题,关系到房子是买还是卖的问题,关系到生活质量问题。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老百姓是如何判定通货膨胀的。美国尽管经济投机非常严重,基本生活用品的价格是稳定的。从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以来,美国老百姓判定是否发生通货膨胀,主要看各地工会组织的要求加薪的抗议活动是否成功,只要各地工会组织的要求给蓝领工人加薪的抗议活动成功了,那就说明通货膨胀将要发生,因为薪水一加,怎么都会刺激通货膨胀。如果没有成功,那就说明物价的上涨还是局部的结构性的。

中国的国情不同。中国30年来先后发生过3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给公务员加薪。也就是说,老百姓判定有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只要看政府有没有给公务员加薪,这比去分析那些永远搞不清楚的数据要直接简单得多。如果给公务员加薪的幅度比较大,那通货膨胀也就比较严重,相反,加薪幅度比较小也就说明通货膨胀不怎么严重,如果没有加薪也就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现在的所谓通胀预期,在中国来讲,不一定象克鲁格曼所说的是政治性的欺骗,但是,说是商人在欺骗民众,那是一点都没错。

从政府开始提出给公务员加薪,到实际加薪的那一个月,大约是半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我们考虑买房还是卖房的时间,而且非常充裕,完全没有必要提前两三年来买房子抵御通胀,因为这两三年房价还有一轮大跌,现在正处在高位。我们应该考虑这一点,政府现在是没有能力给公务员加薪的,一是去年9月15日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财税减免活动,国库已经空了,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二是今年的经济增长不怎么好,连续5个月,国家税收都是负增长,现在看来,因为股市和楼市卷走了大量的新增贷款,实体经济破产倒闭的现象还将持续,税收还将负增长,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路径就是开征物业税和资源税,不管楼市炒家如何反对,开征物业税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考虑给公务员加薪的,因为公务员队伍太庞大,哪怕加薪幅度比较低,也是一笔庞大的数额。

所以,老百姓应该放心大胆的干自己的事,不要被通货膨胀的预期所忽悠,要坚信违背广大城市居民实际购买力的高房价一定要破产,房价一定会理性回归。因为,政府不可能冒着财政破产的危险,去支撑高房价。政府也不可能看见税收日益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而不去挽救实体经济,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以房地产来主导宏观经济的国家,因为房地产只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承担只是一个单向的使命,一旦失衡,难免会破坏整体经济。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