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有感于招行收购永隆获香港最佳并购奖

火烧 2009-02-12 00:00:00 时代观察 1030
文章分析招行收购永隆银行获得香港最佳并购奖,探讨其背后市场反应与股东收益,同时反思并购成败及对金融市场的深远影响。

                    

今天在招行的网站上看到其头条新闻——该行荣获2008年度香港“最佳并购交易奖”。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试图起到大肆宣传招行“外拓成功”的效果。足见其管理层心理素质极佳,把玩股民游刃有余。本人对此感触良深。

要说08年香港市场最能够欢呼雀跃的一群人,当数永隆银行的大小股东。不仅大股东伍氏家族能以高于账面资产3.05倍的价格把一家年初还是亏损的小银行转手套现193亿港元,就连包括内外消息人士在内的中小股东也以低价进入等待招行收购而饥餐痛饮了一顿,赚了个盆满钵满。相对于整个金融市场一片风声鹤唳、哀鸿遍野的惨状,总还有这么一少数幸运的香港人应当感谢中国政府、感谢党、感谢“解放军”,给他们输送了多少国人辛苦多少辈子也挣不来的巨额财富。

如果招行仅仅收购了伍氏家族53%的股份,剩下的股份还在市场流通,相信现在的股价只有收购价的四分之一了(很多有盈利的银行都已跌去了三分之二)。这样,招行的脸面将如何搁置?幸亏要约收购也要面向中小股东,也幸亏招行有的是钱,招行再豪掷180亿港币把股份全部收了,撤销上市地位,这样不仅肥了一大堆人,也彻底保证了永隆股价永不下跌,再没有人能用市场化的透明度来衡量这次收购的成败了。招行从此可以自豪的说:收购永隆取得巨大成功!

果然,招行赢得了2008年度香港“最佳并购交易奖”。领奖者是谁?领奖时的感受如何?是否还有些许犹豫和羞涩?亦或其心理素质特别好?!行长是否除了800万年薪外,还应当再拿一份收购成功特别奖?再发动全行员工庆贺三天?虽然随后几年招行每年将会为此拨备80亿冲减利润,股价至今已跌去四分之三,且尚无反弹意向,但这都是股东应付的代价,招行的打工皇帝们还是名利双收、笑到至今。

相形之下,平保和中投就显得不那么幸运了。如果平保也有足够的钱全购富通,中投也有足够的胆量全购大摩和黑石,就不存在这些公司的股价大跌了,而一旦没有参照物,他们也就不用面对股民与国人的指责了。进一步说,如果中国能够倾一国之全力,忍国殇与民伤,尽世界之欢心,力托金融海啸。那么世界应当颁给中国一个多大的奖呢?!

香港人太明白招行收购永隆是何等之失败,花买牛的钱得了一只鸡。至于香港为何还授予招行最佳并购奖倒是很值得深思的!

十多年来,港人已经习惯于躺在国人身上等救济了。九八金融风暴等中央的美元储备解困;建议B股开放并设计陷阱套牢大陆同胞为自己牟利;多年来,一直靠国企低价在港上市后再高价回归A股,坐享其中差价;07年放风港股直通车套牢一大批QD,为自己牟利。现在又有像招行这样的败类,不断把国人食粥的钱送给港佬买鱼翅......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希望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怎么能不授奖以资鼓励呢?

当然,港人也在想:国人固然可怜,但让外国人都赚走了那么多,反正中国快要掏空了,我们也算半个国人,只是占点小便宜,有啥不可?

 

 

附:深圳特区报 招行收购永隆获香港最佳并购奖  日前,一年一度的《财资》杂志年会在香港四季酒店隆重举行,颁布亚太各主要市场的最佳银行、最佳当地银行、最佳当地投行、最佳外资投行、最佳发债银行、最佳并购银行和最佳并购交易等奖,招商银行荣获2008年度“最佳并购交易奖”。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是香港市场近7年来最大的一单并购交易。市场人士认为,收购永隆银行对招行极具战略意义。此举不仅仅是招商银行发展史上首次直接进行控股权并购和金额最大的并购,而且是招商银行向海外扩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及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