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印度“富国强兵”剑指中国 等2则

火烧 2011-04-30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印度富国强兵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同时探讨叙利亚动乱对中东局势的冲击,涉及伊朗与美国冲突、地区力量变化及水资源争议等关键议题。

印度“富国强兵”剑指中国

叙利亚乱局让整个中东颤栗

叙利亚乱局让整个中东颤栗

参考家园2011-4-29 22:21:34   来源:《参考消息》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 4月26日文章】题:叙利亚乱局让整个地区颤栗(作者博尔祖·达拉加希)

原文提要 叙利亚动乱正在显示出其影响大到伊朗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冲突、小到用水权之争的各种问题的潜力。它最终可能改变地区的力量对比。

作为中东的一个关键国家,动荡不安的叙利亚正在以即便是埃及革命都未具备的方式震撼整个地区,从而可能颠覆某些长期存在的联盟,鼓励邻国竞相争夺意外的收获。

叙利亚的乱局已经在显示出其影响大到伊朗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冲突、小到用水权之争的各种问题的潜力。

尽管没有人曾预料到今年针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叛乱会改变该国总体上亲西方的政策,但叙利亚却与许多国家保持着更为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伊朗和俄罗斯。数十年来,叙利亚一直是动荡的黎巴嫩局势的关键推手。

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围绕戈兰高地的争议尚未得到解决,但是叙利亚对于以色列和美国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它与伊朗和真主党存在盟约关系。美国和以色列官员都曾劝说阿萨德切断这种关系。

随着亲美国的阿拉伯政权——例如穆巴拉克政权——在今年不是被推翻、就是遭遇民主运动发难,伊朗一直在收获外交上的胜利。但是既然麻烦到了叙利亚头上,德黑兰对于阿拉伯之春的热情便冷却了下来。

对于地中海东部地区得到伊朗支持的好战组织——包括黎巴嫩的真主党和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来说,叙利亚充当着一个政治和军事上的输送管道的角色。叙利亚的政权更迭可能对伊朗在该地区发挥影响以及威胁以色列的能力造成灾难性打击。德黑兰亲政府的政治分析家阿萨德·扎雷因说:“我们担心对以色列的抵抗受到影响。如果叙利亚出现的变化导致这种抵抗受到削弱,那么我们会非常担心。”

叙利亚周边的国家,例如土耳其,通过疏远阿萨德家族做出了反应。叙利亚近年来一直在鼓励土耳其越来越武断的地区领导阶层,因为土耳其是很重要的贸易伙伴,有与西方抗衡的潜力,而且叙利亚一旦与伊朗的关系搞砸,可以和土耳其搞好关系。

黎巴嫩的政治派别正密切关注其有影响力的邻国发生的事件。叙利亚曾占领黎巴嫩数十年。叙利亚坚定地支持黎巴嫩包括真主党在内的某些派系,另一些派系则认为它们自己是大马士革的死敌。叙利亚政坛发生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大大改变黎巴嫩的力量对比。

哈佛大学研究员、有关中东政治的博客作者埃利亚斯·穆汉纳说:“人人都想利用叙利亚危机。”

一些国家也许还从大马士革的脆弱中看到了机会。邻国约旦最近作出决定,要求与叙利亚重新谈判就流经两国的一条河流达成的协议。

分析人士说,沙特阿拉伯可能在考虑利用其外交和政治影响力向阿萨德提供让他走出困境的办法,但阿萨德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与伊朗断绝关系。有人指责伊朗在巴林、沙特阿拉伯之类国家的少数派什叶派当中挑起事端。

贝鲁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说:“要注意看叙利亚外长瓦利德·穆阿利姆是否突然造访沙特首都利雅得。”

亲沙特的阿联酋外长谢赫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24日会见了叙利亚官员。一位分析人士将这次会晤形容为沙特与叙利亚可能和解的前奏。

印度“富国强兵”剑指中国

参考家园2011-4-29 22:17:37   来源:《参考消息》

【日本《追求》双周刊5月4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看准中国经济增长局限南亚盟主印度推行“富国强兵”(作者尚美学园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堀本武功)

原编者按:拥有12亿人口的印度与人口多达13亿的中国接壤,两国的人口合起来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面对不断膨胀的中国,另一个大国印度心里作何感受?

印度现在对中国采取了既接近又警惕的两面态度。

2010年度印度对华贸易总额预计达到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印度与中国形成了统一战线,提出在限制时必须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此外,两国都不赞同欧美主导的世界秩序,力争实现世界的多极化。

另一方面,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2009年以“10年后的亚洲”为题,对美国、日本、印度等8个国家的有识之士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印度国内普遍认为中国是10年后“最大的威胁”,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由此可见,印度对中国是既踩油门,又踩刹车。

据说印度总理辛格去年10月访日之际,曾向菅直人首相面授对华外交的“机宜”,其列举的对华外交秘诀有三点,分别是“深入研究”、“接触”、“足够的耐心”。

印对华策略:从“兄弟”到警惕

在上世纪50年代前半期,印度和中国曾经建立过可称得上是“兄弟”的友好关系。然而,1959年西藏发生暴动,达赖喇嘛流亡到了印度,两国的关系开始恶化,1962年最终发展成两国间的边境冲突。此外,在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牵制苏联而向中国靠拢,印度则与苏联联手。

印中关系得到改善始于1988年12月拉吉夫·甘地总理访华和1991年12月李鹏总理访印。

1988年底苏联瓦解已是大势所趋,拉吉夫·甘地总理访华象征着冷战的结束,但实际上印度方面是心存焦虑的。

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已经全面展开,中国经济开始走上高速增长的轨道。印度方面担心照此下去将会落后于时代潮流,1991年印度终于开始实施经济自由化。对于印度来说,与邻国中国发展贸易是符合国家利益的。1993年拉奥总理访华,同意搁置边境争议,扩大经济等合作关系。

不过,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印度对中国并未放松警惕。政府人士和研究人员不断发出对华警惕论,对中国的不信任可谓根深蒂固。

印度还担心中国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深化关系。在印度看来,中国试图对印度形成左右夹击之势,以削弱其在南亚的盟主地位。

在海洋方面,中国正在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斯里兰卡南部的汉班托特港、马尔代夫的马累港以及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修建军港,以便让中国海军的舰只能够从海南岛停靠到这些港口,这就是所谓的“珍珠链”战略。印度方面担心印度海域将处于中国的包围之中。

为了对抗中国的这一系列举动,印度除了现有的一艘航空母舰之外,还计划在2012年引进一艘俄罗斯退役的航母,并于2009年开始建造国产航母。此外,印度在2010年还成功试射了“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可搭载核弹头,射程长达3000公里。不过印度与中国在国力上的差距依然很明显。

印美中三角关系相互影响

美国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外交课题。印度非常了解这一点,从而拉近了与美国的关系。2004年,美国与印度达成了旨在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协议。为了弥补与中国存在的国力上的差距,印度巧妙地使用了超级大国美国这张王牌。

然而,奥巴马上台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美国开始转而重视中国,印度方面担心美中两国会向G2(两国集团)体制过渡。实际上,印度的强硬派甚至提出“印度应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当中国开始在外交上我行我素之后,奥巴马总统显然放弃了G2的想法,再次采取了重视中国也重视印度的方针。当印度看到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不可能进一步加深之后,终于有所放心。不过,今后我们将不得不考虑印美中相互影响的三角关系。2009年以后,中国开始一再地声称对印度次大陆东北部的阿鲁纳恰尔邦(印度实际控制)(即我藏南地区——本报注)拥有主权。印度方面似乎认为这是美中关系发展顺利的缘故。

由此可见,印度非常担心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很多印度学者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到达极限。他们在这样说的时候都异常高兴。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经济增长确定在7%左右,但由于贪腐盛行和共产党一党独裁,民众找不到宣泄口。相比于这种“中国模式”,他们认为在民主的旗帜下发展经济的“印度模式”更具前途。

中国正在东南亚构建人民币货币圈,与此同时,印度也试图让尼泊尔流通卢比,力争在未来建立印度经济圈。两大经济圈迟早会发生碰撞。

印度在很多情况下把强大邻国中国看成是一种“挑战”,今后将会不断地积蓄力量。从这一点来说,今天的印度正在走一条富国强兵之路。

相关文章

  • 从北非西亚变局看霸权主义新表现
  • 叙利亚终难逃脱“利比亚模式”
  • 事实胜于雄辩:看看到底是谁在破坏和平
  • 谁是制造叙利亚大屠杀惨剧的真凶和幕后推手
  • 新一轮打压叙利亚狂潮 无真相就没有正义
  • 点燃叙利亚战火 军火商的利润与世界动荡
  • 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
  • 田文林:卡塔尔的“拿破仑情结”
  • 美国“新干涉主义”动向观察
  • 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
  • 田文林:叙利亚政局出现“软着陆”可能?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