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尝世界货币购买500亿IMF钞票
中国首尝世界货币购买500亿IMF钞票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5194047261781873.html
中国正首尝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票券,这是一个多样化外汇资产储存的举动,也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准货币”赋予更多实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周三说,中国已经签订协议购买约500亿钞票。这种票券以特别提款权定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准货币”,中国正在推广,以作为美元的一种潜在替代。
补充1(来自路透社):提防美元,中国想要超主权货币
* 中国央行要求超主权货币
* 美元优势愈加伴随风险及恶化危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其成员部分外汇储备
中国央行重申,在周五呼吁创建超主权货币减少美元的支配,据其说法,美元恶化了金融危机。
在这篇年度金融稳定报告中,央行并没有提及美元的名字,但说它是凌驾于其它货币之上的严重缺陷。
“由单一主权货币支配的国际货币系统,强化了风险的过于集中,以及危机的延展,”中国央行说。
不加修饰地批评美国宽松货币金融政策,中国央行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监督其主要储备国家的经济与金融政策。
170页的报告都在重申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呼吁,创建超主权货币。
周小川在3月的一篇文章里,因建议特别提款权而引起轰动,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账户单位,最终能以主要储备货币来替代美元。
周五的报告不仅支持SDR的完整角色,还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被委托来管理其成员国家的外汇储备。
“为避免使用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固有缺陷,我们需要创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与主权国家分离,并在长期内维持稳定价值。”该报告所述。
美元困境
中国官员最近几月愈加关注,美国的大规模财政与货币刺激计划,会导致通货膨胀,贬值美元,使得北京在美元债券资产上损失惨重。
银行家说中国或许持有了70%的1.95万亿美元货币储备。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变成主要产品的全球计价货币、贸易结算货币以及储备货币,那么该国货币则很难处理国内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各个国家的储备需求。”
“而债务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型,最难维持,”报告叙述。
中国央行还对由贝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起草的国际银行规则进行批评,据说对复杂信用证券的固有风险并没有充分注意。
对衍生品的失察也有些松懈,该报告叙述。
说到国内经济,中国央行说,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导致的全球贸易暴跌,对中国银行来说,因出口商的原因也会陷入困境。
迫于收入压力,危机降低了中国向消费导向经济的发展,中国央行说。
中国央行还说,中国中期或长期会面临通胀压力,因为流动性已经释放到全球金融系统的缘由,再加上很多政府高昂的赤字支出。
(Reporting by Zhou Xin, Aileen Wang and Chris Buckley;Writing by Alan Wheatley; editing by Patrick Graham)
补充2: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DR)是根据国际贸易金融中主要使用的一篮子货币而定义。目前,篮子中的货币,按权重,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以及英镑。在1999年欧元推出之前,德国马克以及法国法郎也包含在篮子中。
各种货币在SDR组成中的权重,按国际贸易金融中相关重要性而定。SDR篮子中的货币决定,以及它们的回溯两,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委员会每5年确定一次。
篮子中各货币的确定数量,以及它们对SDR价值的贡献,如下表所示:
| 期间 | |||||
|---|---|---|---|---|---|
| 1981–1985 | 0.540 (42%) | 0.460 (19%) | 0.740 (13%) | 34.0 (13%) | 0.0710 (13%) |
| 1986–1990 | 0.452 (42%) | 0.527 (19%) | 1.020 (12%) | 33.4 (15%) | 0.0893 (12%) |
| 1991–1995 | 0.572 (40%) | 0.453 (21%) | 0.800 (11%) | 31.8 (17%) | 0.0812 (11%) |
| 1996–1998 | 0.582 (39%) | 0.446 (21%) | 0.813 (11%) | 27.2 (18%) | 0.1050 (11%) |
| 期间 | |||||
| 1999–2000 | 0.5820 (39%) | 0.3519 (32%) | 27.2 (18%) | 0.1050 (11%) | |
| 2001–2005 | 0.5770 (45%) | 0.4260 (29%) | 21.0 (15%) | 0.0984 (11%) | |
| 2006–2010 | 0.6320 (44%) | 0.4100 (34%) | 18.4 (11%) | 0.0903 (11%) | |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