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主席想“冲出”中南海让谁羞愧?

火烧 2010-07-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讲述毛主席曾试图冲出中南海接触群众,反映其对群众的深厚情感。强调党群关系如鱼水,呼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改善关系,践行群众路线。

《开国领袖毛泽东》讲了这么一件事:毛主席入住中南海后,不满于规矩太多,接触群众不方便。为此,有一天他突然来到卫士李家骥身边,要求李家骥和他一起去郊区。毛主席此举是想借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兵法“冲出”戒备森严的中南海,到郊区看看与他同命运、共呼吸的农民。做为卫士,李家骥没敢违反纪律,结果毛主席想“冲出”中南海的计划没有成功。但毛主席却长长地叹里了一口气,沉吟片刻说道:“这些规定没有错,但把我和群众分隔开不行呀!我见不到群众就憋得发慌。我是共产党的主席,人民的领袖,见不到他们还算什么主席,还算什么领袖。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各级领导是鱼,人民群众是水,鱼离不开水,离开水鱼就渴死了。”

这就是一代伟人、开国领袖对人民群众的情怀,对党群关系的诠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良好的党群关系是我们打江山的保障,是我们执政的基石,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相对于老一辈共产党人,时下有些党政干部别说让他们有“冲出”去与群众唠嗑的激情和觉悟了,就是“主动”下基层走访也是少得可怜,更有甚者,就是“赶”都赶不下去。于是乎选派干部到村挂职,就出现选不到派不出现象;干部交流出现“胶”在上面不愿流到底下情况。有些党政干部就是屈驾到群众中去,大多也是陪着领导,带着任务前呼后拥戒备森严,到群众中好像是去匪窝,走访成了政绩作秀。群众只能远观,看到的是领导架子体会不到“公仆”形象。领导身边都是带长带官有身份的人,近距离接触领导,对群众而言那是一种奢望。群众和领导唠嗑,必将成为记者相机的焦点、新闻的素材、宣传的亮点。因为长期脱离了群众,鱼已经不敢在人民群众这片宽阔的水域中畅游了,他们掌握不了这片水的深浅,无法适应这片水的环境,宁愿在玻璃缸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游戏,虽然缺乏营养,但相对安静省心。

党群关系是鱼水关系,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矛盾日趋凸显,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凝聚民心应该成为当今各级党政干部的一门必修课。所以,各级党政干部要继承和弘扬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放下架子,转变作风,克服官僚主义,主动重心下移,善于不耻下问,多到群众中走访,多到群众中学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群众中汲取营养经验和智慧,倾听群众呼吸,了解群众需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只有处理好党群关系,密切和弘扬党群鱼水之情,才能树立党政形象,才能得到群众理解、信任、拥护、支持,才能做好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工作,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迈进。

相关文章

  • 徐汉成:共产党人何以畏惧“运动”?
  • 电视剧《钢铁年代》歌颂了毛泽东时代的工农兵
  • 狼性·奴性及其他——兼评《从孔庆东现象看“文革”遗害》
  • 远比张志新案惨烈--河南省方城县文革“两案”人员关于要求落实中央政策的上访信
  • 毛主席教导的这“十二个如果”让我们振聋发聩
  • 毛主席决策和督导治理淮河的决心
  • 唯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挽救共产党
  • 关于出口创汇的思考--美国经济以武器公司和传销公司为主
  • 天下民心:纪念毛泽东思想列阵一周年
  • 郭德纲的作品只能是“相对的好作品”
  • 几篇关于毛泽东时代的网贴
  • 阶级性党性与人性--电视连续剧《洪湖赤卫队》观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