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茅于轼先生,不要乱说话

火烧 2010-08-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批评茅于轼关于房价高因经适房推高的言论,质疑其逻辑合理性,强调专家发言需严谨,引发社会对专家言论与现实矛盾的讨论。

  

我历来很尊重专家,因为人家握有话语权,说话就代表了真理。  

    印象中,以前的专家数量少,喜欢虚心研究,轻易不敢发言,发言必严谨。现在随便进个公共厕所也能遇上几位专家,而且,胆子也如人工喂养的鹅肝一样肥且厚,只有专家想不到的,没有专家不敢说的,不发言则已,一发言必雷人。  

    专家,越来越像抢着出镜的小娱乐明星,作秀的色彩远超其发言的本质,你要把他的话当真理,那是你给自己找别扭,人家本意就是娱乐大众来着。  

    所以,任志强之流大放厥词,基本上,我们只当做比郭德纲更低俗的相声来听,听完呵呵一乐,把腹中的废气呼出来,就算是对他最大的爱戴了。  

    可是,草根也是有思想的,自然也就有底线,如任某那般土匪专家,表里如一,大家也就忍了。可某些人非要装成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来代表真理说话,就显然有些愚民了,自然,草根也憋不住有话说。  

    我一直以为,经历过解放前、毛泽东时代、改革开放时代的人是中国的宝贝,存世量极少,这样的人,单凭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语言应该是相当有分量,且能教化指导人的,一两句话,也许就能让你大梦初醒,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  

    不过,最近,一个德高望重的专家,给我重新上了一课,那就是,看问题,一定不能想当然,看见长毛的就是宠物,看见穿裙子的就是女人,事实证明,长毛的可能是霉菌,穿裙子的可能是小沈阳。  

    让我们来拜读一下这位德高望重专家的言论吧,确实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茅于轼先生,81岁,中国著名的专家。从岁数和资历上,我首先要表示由衷的尊敬。  

    其最近发表了一篇博文,标题实在是醒目,明晃晃地闪得人吃不消,《房价高因为都买得起 经适房推高房价》,呵呵,中国人,甭管专家还是草根,从小受的都是国语的平等教育,在语言的理解能力上,民间是藏龙卧虎,轻视不得。专家出言必多推敲才是。  

    我的语文老师一定很烂,因为,我实在理解不了这个逻辑。  

    房价高是因为都买得起,按照茅老先生的话,也就是说中国人都是有钱的主,所以,大家都觉得房价太低买了跌份,一定要在嘉德拍卖行将房子当成字画挂出来,价高者得。自然,吵吵着什么蜗居、蚁族、房奴、无力购房的人,都是公开造谣,混淆事实,是些有意制造混乱、破坏团结的坏分子。  

    呵呵,以茅老先生的学识和水平,不至于犯这个逻辑或语法错误,也许,茅老先生与时俱进,也明白语不惊人死不休,题不雷人没人看的道理。果如此,从骨子里,我还是尊敬他的。  

    不过,再往下看,我明白,人家本来就是这种逻辑。  

    我突然想起,茅老先生之前也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廉租房不要厕所。  

    联系起来看,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企业的任务就是挣钱,所有的企业都想卖高价的。”那还需要物价局和发改委干嘛?  

   “我还是认为耕地红线政策没有道理,一碰就犯规,非常僵化。一块土地被规定永远用来种粮食,这是非常荒谬的。”看来茅老先生仙风道骨,不需要吃粮食,当然,你可以吃西方的面包,可想过还有13亿人要吃饭,把砖头当食粮,你确实无愧于砖家称号。  

   “购房中等收入的靠自己,靠改革开放。”呵呵,不知道茅老先生定义的中等收入是多少,那么多白领买不起房子,在茅老先生眼里,当然是属于低收入者了,看来,也只有茅老先生的收入算得上是中等收入。  

   “30年前谁想得起买房啊?现在的人又想买房又想买车,因为你收入提高了。”30年前,大家都有房住,买房干嘛?现在要买房,是因为不仅专家是人,草民不能也睡在马路上吧,不影响安定团结吗?收入提高了,房价没提高吗?  

   “应该征收所得税,用不着再增加一个税(物业税)。”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茅老先生不会连所得税和物业税的基本概念都会混淆吧?其身后是否隐藏着担心既得利益受损的难言之隐呀?  

   “任何一个东西的价格不会超过大家的购买力。为什么房价高?因为大家买得起嘛。”呵呵,这句话可以作为名人名言,编入教学大纲,载入史册,让大家知道昏庸专家是如何祸国殃民的。  

   “为什么有钱人喜欢拿钱去买房,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投资机会,不能让有钱人的钱生钱,这是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股市不是投资机会吗?期货市场不是投资机会吗?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在非洲学的经济学吗?是让社会财富增加还是个人财富增加,拉大贫富差距,茅老先生,你是富人的管家还是人民的经济学家?你忘了你是人民培养出来的吗?  

   “如果高收入的人得不到保护,低收入的人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国外收递进制税收、收巨额遗产税算什么呢?他们的人民因此都垂头丧气,自暴自弃,不再奋斗了?  

   “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前差距更大。贫富差距不能用钱来表达,而是应该从享受的效用来看。改革开放以前只有局级干部家里才可以装上电话,但是你看现在连农民都能用上手机了。”晚辈们没经过以前的年代,茅老先生,难道你也白活了?你的哪只眼睛看见以前差距更大?科技进步能代表生活幸福吗?手机已成为寻常物的今天,拿这个来作比较,居心何在?是的,我们原来住得起房子,用不起电话,可是,现在我们能用手机了,但住不起房了。  

   “再比如有钱人收入几千万,花20万买个表,普通人几百块买只手表,尽管两者有差别,但是效用差别不太大。”在茅老先生眼里,有钱人住别墅,蚁族们挤一张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香港贫富差距比大陆还大,但贫富差距并没有成为威胁社会的问题。我们对于国内贫富差距可能有些夸大。”看来,基尼系数这个全球公认的标准对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是无用的,老子说的才是真理,老子认为夸大就是夸大,信基尼不如信茅哥。  

   “贫富差距到底应该差多少,没有答案。”难怪贫富差距越来越没准谱,原来专家和草民一样,也是茫然不知所措的。  

   “我觉得良心和学术是同样重要的,没有了学术自然就没了良心,没有了良心何来谈学术。”看到此处,忽闻外面狗叫,猛抬头,却见一只狗嘴中叼着一块红通通的肉块,疾驰而去。    

   “郎咸平是个财务专家,不是一个经济专家。”这点我们分的很清楚,他不是,你是,而且还是著名的。  

   “基督教国家和谐的基础在基督教,中国没有这个基础。”原来,茅老先生这个经济学家是学理科的,不知道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有多少适合的基础,如佛教、道教、儒家等等。  

   “好像谁官大就有道理。总要控制别人,把别人管住。为什么大家都想考公务员啊?”呵呵,不错,好像谁是著名专家谁就有道理,不过,大学生们考公务员是为了就业,茅老先生难道在国外生活,对国内情况还不太了解吗?  

    文章最后,茅老先生参观了东莞两家工厂,看完展示厅后表示,正是通过到每个地方这样的不断走走,他才能够从实践中了解到中国经济的细微变化和企业的需求。请问,您去过工人宿舍吗?去过工人食堂吗?去过富士康,看看为什么那么多年轻的生命从楼上一跃而下吗?您难道忘了您也是劳动人民的后代?  

    很久前,中国开发商们有个著名的理论:丈母娘和啃老族推高了房价。今天,茅老先生作为著名经济学家,给全国人民做了一个严正的纠正:是经济适用房推高了房价。  

    只不过,我很奇怪的是,早先没有什么经济适用房的时候,是什么推高房价的呢?茅老先生,您不该给我们这些愚民留下这么深奥的悬念,让我们寝食难安呀。  

    只是,我明白了,廉租房是廉猪房,所以,猪们应该每天提着裤子,集中上厕所,一边踢门骂娘一边急得要喷薄而出,或等不及而随地大小便,反正专家不住廉猪房。我还明白,原来,中国人既虚伪又矫情,明明有大把银子,明明都买得起房,还假装蚁族、房奴,栽赃开发商,败坏社会风气。  

    我还明白,原来,没有逻辑没关系,没有语法没关系,甚至,没有道理也没有关系,只要既得利益者伸了大拇指,鼓了掌,那就是真理,这才是,专家们的本职工作。  

    这让我想起历史上一个可爱的“专家”,晋惠帝,他说的“民无食,何不食肉糜?”与现代专家们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我最终明白了一点,原来,他们都是晋惠帝的子孙。  

    昏庸不要紧,关好门,不要乱说话!  

   

相关文章

  • 张志坤:也谈如何衡量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且看为亡中国、亡中共所布局的阴谋陷阱——评:“茅于轼:要消灭特权必须实行私有制”
  • 汉奸是怎样练成的?——评茅于轼“入世十年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上)
  • 钱昌明:茅于轼为何要为吴英鸣冤叫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茅于轼,请你不要这样无耻地贬低中国
  • 凤凰网吹捧臭烘烘的茅于轼 鼓吹汉奸言论和汉奸文化
  • 《镜花缘》里的君子国--评茅于轼的一个荒谬推论
  • 吴敬琏越来越像茅于轼了
  • 天则所在为私有化和两极分化鼓噪
  • 余斌等:漏洞百出的“研究”--评天则经济研究所“反国企”报告
  • 肆虐的高利贷正在成为祸乱中国的一颗毒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