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袁腾飞将课堂当做了阵地

火烧 2010-05-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袁腾飞将课堂视为阵地,引发关于教师言论自由与政治倾向的争议。其授课内容被指带有明显政治立场,与街头论政不同,课堂应传播知识而非争夺思想阵地,引发对教育与言论自由的反思。
這些日子,袁腾飞老师的事在网络上,也在社会上引起很多的争议,有人为他喊好,认为袁腾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应该享有法律赋予他的言论自由。也有人反对袁腾飞的言论,认为袁腾飞反毛、反党、反社会主义、已经违反法律、违反宪法、攻击政权、鼓吹分裂等等,依照刑法应该严惩。

不过,袁腾飞希望申明他的受众是学生,当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候不需仔细推敲,“可到了网上,受众面扩大了,看到的人就会觉得你在跟我这么讲,我不能接受。我必须得说,这不是给你们讲的。”

不过,他所属的单位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对此反应比较平淡,只是针对他的“错误言论”进行了一次警诫谈话,他的工作与生活显然没有受到网闹的影响。


据说,袁腾飞是一名优秀教师,很好很强大,所以上了央视《百家讲坛》,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不过,我没有看过他的节目,是不是被央视统计在内则无法分辨。但是,看了袁腾飞在网上流传的授课视频,我觉得作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实在是讲了太多的有明显个人政治倾向和历史观点的内容。授课和街头论政是两回事。授课是传播知识,学生是受教者,对老师的讲授只能做出爱听,或是不爱听的反应。所以说老师在课堂上,如果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点,课堂就会成为不同思想争夺的“阵地”,离知识的殿堂也就越来越远了。反之,在街头论政,听众不是受教者,他们可以驳斥反对你的观点,那里如果变成不同思想争夺的“阵地”,离言论自由也就越来越近了。

袁腾飞显然把课堂做了阵地,把街头做了必须禁言的地方,所以他才会说:他的受众是学生,当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到了网上,受众面扩大了,看到的人就会觉得你在跟我这么讲,我不能接受。我必须得说,这不是给你们讲的。”袁老师真是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说他违背了老师的行为准则是没错的,北京海淀区教委最应该对袁腾飞实施必要的批评。

袁腾飞说过,在中国只能产生专制,在西方才会产生民主自由,然而在西方人的正式的课堂里,老师不能享有“言论自由”,他们只能传播客观的科学、历史、人文知识,其余的就不能说,说了就是犯法,就是傻冒。尤其是不能说一些有明显宗教或政治倾向性的“个人化”的观点。

当然,中国的学校课堂本身,也有问题,那就是过于意识形态化,有一些知识名为历史、名为科学、名为自然,却实为当下的政治需要和政治统治服务,而在应该允许民众表达观点的街头,老百姓说话却要受到诸多限制,四大没有了,于是袁腾飞老师用错了情,把课堂变成阵地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苦了中国的孩子。

请问,袁腾飞老师为了他的政治情结,还能讲真正的历史吗?

相关文章

  • 东方必胜:评袁腾飞现象
  • 侮辱贬低毛泽东的实质是为了推翻中共和颠覆国家红色政权(旧文)
  • 这叫什么文化?——从袁腾飞的作品《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问世说起
  • 《看历史》杂志唐建光假借任弼时造谣丑化八路军
  • 鹤龄:《韩国一男子“因言获罪”》读后之浮想
  • 评“重新评毛”的反革命本质
  • 鹤龄:笑谈《时代周报》和它的尿裤子英雄袁腾飞
  • 《时代周报》的一群“猪”评出了袁腾飞一个“猪英雄”
  • 《时代周报》与北京的《东方红》新年音乐会争雄及其它
  • 《时代周报》评袁腾飞为年度人物--吹响了颜色革命的集结号
  • 存心美化英国侵略--八评袁腾飞《历史是什么玩意儿》
  • 民主国家印度竟逮捕印度“袁腾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