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钮文新:余额宝30亿收入的代价:全社会7万亿!

火烧 2014-03-28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指出余额宝30亿收入背后隐藏着7万亿社会代价,揭示金融空转、货币政策扭曲及贷款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冲击,强调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再次显现,这将是不争的事实,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经济有点下行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周而复始地出现这种压力。自2012年底开始,这种压力已经在中国出现三次,每一次都不得不依靠政府来拯救。更严重的是,在如此压力之下,今年一季度大规模的金融空转还将贷款利率推高了至少1个百分点,相当于央行连续4次加息。这表明,我们的中央政府还不够了解现状,以至于对金融空转抬高市场利率的现象无动于衷。

  我们已经多次强调,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的组合是极端错误的,它会使中国经济主动性(民间投资)增长动力受到摧残,同时引发严重的金融结构性扭曲——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微薄,而货币投机收益却日趋肥厚。于是,大量资本市场资金流向货币市场从事单纯的投机炒作。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商品恰恰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之所以反对其“运营模式”,关键原因就在于它大大提高了资金流向货币市场的速度,严重放大了货币空转的规模,并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构成严重威胁,加剧了中国金融资本的扭曲程度。当然,我同时承认,最根本性的错误在于央行长期执行错误的货币政策,并对这些产品采取的默许和纵容的态度。

  现在,李克强总理已经意识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危害,所以一再强调“货币不能松也不能紧”。但是,为时已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金融空转的规模从46亿元骤然放大到超过1.4万亿元。正因如此,央行统计报表上的货币数量增速不低,但贷款利率却不断攀升。

  据“金融城”引述某匿名权威人士测算,仅就余额宝一个产品而言,按照5000亿元一般性存款转为同业存款计算,商业银行将因此损失2万亿元的“信贷货币创造”,相当于中国2013年全年新增贷款的近四分之一。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相对于74万亿元的贷款而言,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将意味着企业借贷成本上升7400亿元。如果企业不堪融资成本的上升,而将成本向终端商品传导,按照1.5倍(低限)的放大效应计算,其结果就是老百姓将多付出1万亿元以上的生活成本。一个季度当中,贷款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相当于央行连续4次加息。根据推算,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之时,这将导致5.6万亿元的GDP损失。再加上其对股市和公众预期的负面影响,其负面作用十分可观。

  我们的专家、官员是否算过这笔账?余额宝声称为全体投资者带来了30亿元的收入,那么我必须提醒大家,这30亿元收入的背后是全社会为之付出的至少7万亿元的“可计算代价”。试问,这样的金融商品该不该取缔?

  我只想告诉中央政府,货币空转加剧所引发的金融结构扭曲已经变成了中国经济最大的毒瘤,也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制止金融空转,让有限的金融资源回归实业,回归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 利益输向何方: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外资背景与余额宝疑云
  • 向松祚:互联网金融不是法外之地
  • 馨月:警惕有毒金融创新
  • 钮文新:请严查金融部门做空操纵
  • 央视3.15晚会:谁将今夜无法入眠
  • 馨月:余额宝反映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缺陷
  • 钮文新:反对对总理和《决定》做断章取义
  • 钮文新:余额宝引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货币空转
  • 且看宝宝们路有多长
  • 黄卫东:余额宝是攻击中国金融安全的一剂毒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