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评韩毓海的“回到马克思”

火烧 2012-11-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评述韩毓海主张回到《资本论》第四卷的马克思,认为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解有误,且存在断章取义问题。同时引用恩格斯对类似现象的批评,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历史背景的重要性。

 

  评韩毓海的“回到马克思”

 

 

  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回到马克思”的叫嚷便不绝于耳。

 

  一开始,是要回到“青年马克思”,也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马克思,讲“异化”的马克思。

 

  后来,又要回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马克思,也就是还没有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

 

  近年来,则是要回到“晚年马克思”,据说是已经变成民主社会主义者的马克思(包括恩格斯)。

 

  更有甚者,是要回到给燕妮写爱情诗的马克思,因为那里面都是爱,“普遍的人类之爱”。

 

  最近,又有韩毓海主张回到“《资本论》第四卷的马克思”,也就是所谓“写”《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马克思。

 

  如此等等。看来这些论者已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实现了“共产主义”的原则:各取所需!

 

  可是,有网友指出,这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肢解系统、破除完整、脱离历史、歪曲历史、丑化历史、把现象当作本质、不通过比较就贸然鉴别等”(铁生)。——真可谓一语中的。

 

  想当年,即1890年代,恩格斯就曾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回到马克思”,他在《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一文中说到:

 

  【在理论方面,我在这家报纸上看到了(一般来说在“反对派”的所有其他报刊上也是这样)被歪曲得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是:第一,对他们宣称自己在维护的那个世界观完全理解错了;第二,对于在每一特定时刻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事实一无所知;第三,明显地表现出德国著作家所特具的无限优越感。马克思在谈到70年代末曾经在一些法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时也预见到会有这样的学生,当时他说“tout ce que je sais, c'est que moi, je ne suis pas marxiste”——“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而韩毓海则不仅对他要“回到”的马克思的世界观完全理解错了,而且对有关《资本论》的基本史实也一无所知。请看他的这段话:

 

  “如果马克思来写《资本论》第四卷,我想应该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我们知道,这个工作是列宁完成的,希法亭是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列宁则从希法亭那里得到很多东西。但恩格斯信任考茨基,结果第四卷就成了考茨基的《剩余价值学说》。”(《破解今天的难局,还得回到马克思》http://www.utpcs.net/Article/sichao/12/10/297459.html)

 

  马克思写过《资本论》第四卷吗?当然写过,但只是初稿,恩格斯来不及整理出版而已。“如果马克思来写《资本论》第四卷”,这不是胡乱假设吗?

 

  “但恩格斯信任考茨基”,言下之意,就是恩格斯不信任“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希法亭啰?但是,恩格斯去世的时候,希法亭只有18岁,还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怎么信任他?

 

  “结果第四卷就成了考茨基的《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写的《资本论》第四卷本来就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称之为《资本论》的“历史部分”),考茨基把马克思的手稿编辑整理一下,这一卷就成了“考茨基的”了吗?

 

  实际上,考茨基在编辑时对马克思的手稿做了许多删改和变动,后来苏联按马克思的手稿次序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俄文新版本,又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即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本论》第四卷。

 

  看看吧,韩毓海这短短的一句话,有多少谬误,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读过《资本论》!

 

  同时,他对《资本论》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尤其是剩余价值、金融资本、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等等,就像他所竭力推崇的邓小平那样,“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加以解释、歪曲、利用,把马克思的理论搅成了一锅粥。

 

  所以,我们的网友不要一看见韩毓海之类的“回到马克思”,就以为他们真的是要把这个国家引导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去,那不过是被他们改造了的“马克思”,即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已!

 

  这就难怪马克思要愤慨地说,“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还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相关文章

  • 韩毓海:数理逻辑批判与《资本论》创作
  • 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关于奢侈品理论的研究
  • 韩毓海谈日本:弃子蛇吞象
  • 积极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今世界问题
  • 阶级分析在中国的式微与回归
  •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 余斌: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韩毓海:社会主义与文化中国的新概念
  •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
  • “他终于全都是革命”:记林书扬先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