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地震局不该感到一点愧疚吗?

火烧 2008-05-19 00:00:00 时代观察 1029
汶川地震后,地震局多次更改地震级别引发公众不满,被质疑预测失误与责任缺失。文章批评地震局未能提供有效科学资料,引发对地震局问责与公众信任的广泛讨论。

地震局不该感到一点愧疚吗?

 小土过后是多云

原载:强国论坛

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听到地震局的第一反应就是:预测地震是世界性的难题。之后有网友愤怒地指出:既然地震无法预测,那还要地震局干什么?还是地震局的官员出来辩解说:虽然地震很难预测,但对地震后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可以为抗震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请看他们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科学的第一手资料”。

5月12日14:28分地震发生,在第一时间,国家地震局发布的震级是7.6级,过了不到两小时,又说是7.8级,等到了5月18号,地震已过去整整一星期了,忽然又宣布地震级别是8.0级。这难道就是地震局的官员们为我们提供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假定我们国家的地震应急机制规定八级以下启动二级响应,而达到八级才启动一级响应的话,那么,本次地震的救援工作就可能会因此而降一个等级,想想吧,这将是多少人的生命啊!

《人民网》网友田嘉力悲愤地指出,总书记和总理都到地震一线了,地震局长在哪里?关于预测地震,百姓并没有要求他们象天气预报那样,告诉大家明天晴天间多云,最高温度多少度、最低温度多少度。那不可能。百姓也没有要求他们那样做。没有人说:地震局必须告诉公众:几月几号几点几分在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将要发生地震,震级达到多少。某县某市某区的居民必须于几点几分以前疏散。等等。有人这样要求他们了吗?没有。但是,此次汶川地震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向公众发布,这却是交待不过去的。你可以没测出来,也可以分析得不准确,但你难道就没有一丝因此而应有的愧疚和不安?

唐山大地震已过去32年,此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地震预防和研究,人民花大价钱养活了他们,就是希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可32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

地震预测=0 震级分析=0 这就是他们花着纳税人的钱研究了几十年的“科学成果”?

人可以缺少责任心,但不能如此的不负责任。在怀抱两个大零蛋的尴尬面前,地震局的官员们居然还好意思又搬来“万能借口”说按国际惯例,地震是很难预测的;按国际惯例,地震级别是可以不断更改的。不过,他们大概忘了,按国际惯例,人家地震局长怕早就引咎辞职卷铺盖滚蛋了。

既然地震局的官老爷们都是推卸责任的高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此时宣布提高地震级别的真正用意。地震发生后,我们可以感激中央领导迅速飞往一线现场指挥,我们可以满意中央政府的迅捷反应,可以感谢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援,但是,平心而论,我们却无法对地震局在震后的所作所为表示满意。养他们这么多年,让他们搞预测,搞分析,搞研究,但在这次无情的考试面前,他们却交了一张大白卷。并且还口口声声找理由,推责任,我想,无论是在此次灾难中无辜逝去的还是我们依然活着的,都不满意,非常的不满意!

相关文章

  • 难忘的一次震情会商
  • 困惑!到底是防灾与建设伟大呢?还是到处救灾与重建伟大呢?
  • 假如洛杉矶在中国:能发布地震预警吗?
  • 唐山大地震时的开滦煤矿:干部最后从煤井里走出来
  • 欲绝当下矿难死,何不回头学唐山
  • 地震预报:国退民进
  • “地震能否预测”之争的幕后故事
  • 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源自周恩来总理
  • 漩涡中的地震局
  • 中央未追究责任,地震局在不断退步
  • 地震预测由科学家做,地震预报由政府做
  • 差哪儿啦?--质问地震测报部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