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永远铭记——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火烧 2010-09-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34周年,呼吁铭记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回顾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强调历史记忆对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永远铭记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今天是9月9日,一个人民英雄离我们而去的日子!  

从他离去的那天算起,至今已整整34年。当年9岁的少年,已人到中年。虽然少年至今仍清晰记得,那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世界沉痛发布毛泽东主席逝世消息时,他脑中一片空白,有天塌地陷之感。但这个日子,在当年那个9岁少年的记忆中似乎已不再刻骨铭心。  

其实一个人的不再刻骨铭心,并不足奇。令人失语的是群体的健忘。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收听率最高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没有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三十四周年的新闻提示,傍晚,央视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也没有这样的新闻提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也没有只言片语……使人不由生发伟人真的与我们渐行渐远了,以致今天人们真的忘却了,是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之路?是谁在危难时刻挽救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挽救了弱小的工农红军?是谁领导亿万人民浴血奋战创建新中国,使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是谁领导我们父辈祖辈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起点上出发,建立了初步完善国民经济基础和民族工业体系,为我们今天的一切奠基?  

著名诗人郁达夫曾有言,“没有英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一群可怜的生物群体;而有了英雄人物却不知崇拜和爱戴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毛泽东是中华民族千年以降不世出的伟大民族英雄,他已不再是一个人的精神符号,而是我们民族不屈精神的集中象征。在他逝世的日子,号召人们纪念他、缅怀他,不仅仅是对毛泽东本人纪念和缅怀,更是对以毛泽东为集中代表的所有解民族苦难、求民族振兴的先贤志士的纪念和缅怀。很难想像今天忘却他们,明天我们能够超越前人、抒写民族振兴壮丽画卷。因为会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我们对昨天的忘却,更关注今天的拥有,而更不屑为明天而奋斗。  

果如此,再过N年之后,当我们的今天成为历史,后人又该如何评说呢?  

   

相关文章

  • 继续革命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探索共产主义社会
  • 【历史探讨】:毛泽东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吗?
  • 近现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毛泽东是最讲民主的(旧文)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子女亲属有啥“特权”?
  • 红色山西在行动--《山西青年报》一版的红色与毛思想
  • 毛泽东的历史印记和广泛民主
  • 毛泽东为什么感动世界
  • 批林何以还要批孔——读汪东兴回忆录
  • 陕西“毛诗会”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活动
  • 全面否定毛泽东--是时下中国乱局的根源
  • 我十分想念毛主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