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正义都被程序了

火烧 2010-01-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程序正义’展开,结合李庄案与拆迁事件,质疑法律程序是否真正体现正义,强调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矛盾,引发对法律公正性的思考。

   

正 义 都 被 程 序 了  

近段时间对重庆的李庄案较为关注,看到不少让人头晕的法律名词,其中“程序正义”出现的频率很高,于是百度了一下。百度的解释是: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其实是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这源于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还是不太明白,幸亏百度诲人不倦,它接下来又解释道: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换句话说,司法机构对一个案件的判决,即使非常公正、合理、合法,也还是不够的;要使裁判结论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裁判者必须确保判决过程符合公正、正义的要求。因此,所谓的“看得见的正义”,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字斟句酌地看了几遍,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或者可以用我看到的另一句话来类比——以善至善,意思就是用善的手段达到善的结果,而“程序正义”就是用正义的手段达到正义的结果。善哉斯言!  

以善至善,程序正义都是好话,不过还是有一点点疑问。像“要使裁判结论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裁判者必须确保判决过程符合公正、正义的要求”这句话,我就不太理解,“普遍认可”?裁判结论能得到普遍认可吗?如果诉讼双方有不共戴天之仇,结果能让双方都认可吗?法律本就是强制性的,一场官司下来难道不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谁能奢望裁判结论得到普遍认可!  

再说,以正义的手段达到正义的结果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可正义由谁来定义呢?近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暴力拆迁(抗拆)事件,像上海闵行区潘蓉用燃烧瓶抵抗拆迁,成都唐福珍用自焚抵抗拆迁,最后不是都定性为暴力抗拆吗?潘蓉家480平米的房子在卖到一万五一个平米的上海闵行区只能获得67.3万元拆迁补偿!抗拆的结果不是被拘吗?成都唐福珍是死者长已矣,她的亲人不也是被拘被判刑吗?这两件事的程序似乎都很正义,因为他们都是按政策法规来办事的,两个“愚蠢”的女人顽抗正义,结果还不是被正义给程序了。  

如果正义和程序都由权势者说了算,人们还妄想什么程序正义呢?高衙内会说自己的程序不正义吗?西门庆会说自己的程序不正义吗?正义都这样程序了,林冲和武松就只能横下一条心来鱼死网破了。  

相关文章

  • “法律党”爆内讧:闲话李庄诈捐
  • 黎阳:法律面前从来就没有人人平等
  • 黎阳:坚决反共的陈有西再次成了“优秀共产党员”
  • 黎阳:“法律党人”政变急——通过司法独立、司法独裁,控制枪杆子,控制政权
  • 韩德强:析贺卫方的公开信——兼论法治的两极困境
  • 刘仰:法律专家的正确与狭隘
  • 黎阳:“律师与正义”还是“律师与邪恶”?
  • 大众民主:贺卫方们难道在肯定文革?——剥下贺卫方们程序正义的皇帝新装
  • 从把毛左归入所谓“极左民粹主义”,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右翼舆论的较量
  • 司马平邦:十年捞黑队,一朝颠覆者
  • 替立军回答贺卫方的四个问题
  • 李庄案: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