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怎么让民众相信领导干部大多非贪官?

火烧 2013-06-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民众对领导干部大多为贪官的共识,认为其源于信息不对称。提出需通过财产普查、公示及国际机构介入,才能让民众信服领导干部大多非贪官。强调透明化与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新华每日电讯发表的《领导干部大多是贪官吗?》一文可调大胆,居然敢于挑战普通民众的领导干部大多数是贪官有“共识”。诚然,这种“共识”仅仅是民众的感觉的产物,是谈不上真实性、科学性,但其根源还在于民众想作出真实性、科学性的判断,可官方提供的相关信息极其稀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承认这种“共识”的顺理成章性。

  让我们来看看《领导干部大多是贪官吗?》一文是如何在领导干部大多数不是贪官上自圆其说的。细看文中的三大理由,不禁哑然失笑,竟然全是那壶不开提那壶。

  一是说全国受查处的贪官仅占领导干部队伍很小的比例。作者难道不知道,民众因腐败现象严重而怨声载道,更对查处贪官不力强烈不满吗?民众只要弱地回敬一句“全力查了吗、全面外了吗”,便可让这样的论据体无完肤。所以,还是别提“比例”为妙,一提“比例”软肋尽显。

  二是说现在的领导干部成绩、口碑好。这一条是荒谬的可以,完全无视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美誉度在历史最低点的现实,还期望领导干部在民众有好口碑,太一厢情愿了!没听到民众说吗?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宝森。不知道作者是怎么理解习总书记要求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的,不是因为在为民务实清廉做的已经好得不得了,恰恰是因为做的太差了,在民众当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是说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过程更加严格规范了。这又与民众的感觉差了远去了,在一些地方,买官卖官“生意兴隆”,官位“子承父业”现象严重,变破格提拔为“出格提拔”,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屡屡成为民众热议话题。是的,这方面的规章制度是更加严格规范了,但是在执行上却总是不尽人意。

  显然,凭这三点要让“领导干部大多是贪官”错误观点也会不攻自破,只能是见笑大方了。

  不过,要让民众相信领导干部大多数不是贪官也不是没有办法,就是普查、彻查领导干部财产状况,然后定时、定期公示领导干部财产情况。只要能为大多数领导干部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豪宅豪车等出具与收入相符的证据,做的再地道一点,请“透明国际”介入,民众的“共识”就会不攻自破,再怎么也必须承认领导干部大多数不是贪官。

  2013年6月7日星期五

相关文章

  • 【乌有十年文选】老田: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管理方式
  • 徐焰少将:解读我军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民主”
  • 张勤德视频:两种不同的群众路线观——在乌有之乡纪念“七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毛主席警卫队长陈长江视频:毛主席一生为党为人民——在乌有之乡纪念“七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郝贵生视频:群众路线教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乌有之乡纪念“七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丑牛:“群众路线”漫漫路、群众上访“路漫漫”!
  • 七常委分赴大江南北 调研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 人民要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 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相信和依靠群众则无往不胜
  • 卢麒元:从寻路到寻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