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欢庆奥运:在毛泽东时代,咱们怎样锻炼身体(1、2)

火烧 2008-08-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讲述毛泽东时代人们如何通过游泳锻炼身体,包括农村小河游泳、学校江边活动及杭州钱塘江横渡等经历,体现当时健身方式与奥运精神的结合。

·欢庆奥运:在毛泽东时代,咱们怎样锻炼身体(1)————游泳

强国论坛·煮酒论史


北京奥运来了。对爱好体育运动的朋友们来说,这是一个盛会。俺不禁想起自己在毛泽东时代是怎么从事体育锻炼的。第一篇就讲讲游泳。

游泳俺是在农村的小河港里学会的。那时俺还在读小学。夏天很热,在小伙伴们撺掇下,乘父母不注意,就悄悄地跟了去。记得那小河的水是碧清碧清的透明,河底的水草们是悠哉悠哉的摇曳,小鱼儿就在水草间游戏。

小伙伴们并无游泳裤,一见水就欢呼着脱得光溜溜的跳进河里去了。俺不会游泳,就想了个法子,先慢慢走到河水胸口深的地方,再转过身来向浅处游。也不算游,只是照书上讲的和看青蛙游的样子乱划。几次偷游呛了几次水以后,也算会游一点的,七八米宽的小河憋住一口气能游过去了。后来又在小朋友指导下学会了抬头游,侧游,仰游,游程更远了。

初中的学校在江边,水流又清澈又湍急,而水流得慢的地方如果不是江底平缓就是有深潭了。学校也许为打破男尊女卑思想吧,规定女生在上游洗澡玩水,男生在下游。这使得一些男生觉得不爽,就到更下游的靠近深潭处去洗澡游泳。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一位高一男生在深潭淹死了,尸体搁在后校门边并盖上了白布,晚上那里还挂上了红灯笼,家长凄凉的哭声远远地传到咱们的寝室里,惊得大家话都不敢讲。第二天老师给大家讲安全课说谁也不准去深水潭游泳了,说深潭的水特别冷很容易抽筋的,游泳好的同学也不准去。其实她不说,咱们也不敢去的。

高中是到省城杭州读的。那时候,毛主席横渡长江和【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里成长起来的】的语录传来了。杭州开始每年组织工矿企业机关学校集体横渡钱塘江的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游钱塘江啊,有的民兵营是武装泅渡。这又锻炼身体又有备战意义,俺当然要去参加。钱塘江江面宽达八百至一千米,横渡的人群按单位组成方阵,有次序地下水游到对岸萧山去。许多方阵前面还推着木框子,上面插着单位的红旗,游不动的人会被拉过去扶着,也有一些救生船在队伍两侧开着,上面备有救生圈。很安全。

那时候钱塘江的水很清,水质很糙,象砂皮一样。游一趟回来,皮肤比澡堂里洗澡还要干净。一年一次的横渡太少了,不过瘾,于是就跟一些同学自己去游。有时七八人,有时十来个人,衣服放白塔岭的同学家里,下水游过去。安全措施也是有的。弄个篮球装在网线袋里,吊在某个同学的屁股后面拖着。谁游不动了,就给他抱着。靠两岸边的水流比较暖和比较慢,江中心的水流又冷又急,虽然容易引起抽筋,但那里才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感觉!咱们一般游到对面萧山,躺在沙滩上晒会儿太阳,再游回来。

俺单独横渡过两次,都是同学们未去,而自己又游兴大发。一个人横渡钱塘江,气吞万里如虎,特别有劲而豪爽。强健的双臂划开浅绿清澄的波浪,每蹬一下腿滑行好几米,觉得自己就好像浪里白条似的。其中一次游过去,三点多准备往回游了,却发现涨大潮了。问渔民才知道是阴历七月十五号,潮水仅比八月十五的小。那中年渔民劝俺从钱塘江大桥上走回杭州去,说他们刚才已在江中布下了滚钓,浪又大又急,不安全,他们都不敢游的。但俺那时年青,豪气冲天,还是下水游去。

在钱塘江的大潮里游泳,一颗头在大浪里忽上忽下,感受真不比平时横渡,更绝非在岸上遥观钱江潮水。那卷着雪白的浪花急急奔来的浪涛轰的一下子把俺抛上浪峰,俯瞰两侧是深达三米多的暗碧色的深沟;一下子唰地把俺摔到沟底,余光看见的是两面高达三米多的壁立的浪墙,上面就留着一线天。惊涛骇浪,人如一叶。在巨大的大自然力量面前,一个人是那么的渺小,随它簸弄,绝对没有力量阻止它。

白花花的峭壁也似的浪涛一个接一个地急急奔来,像是恨不得把俺欺压入江底。俺侧着头向右看,眼睛一眨都不敢眨。因为一怕被浪头打下去呛水,二怕滚钓来了没看见,所以看着浪涛过来就必须奋力冲上去。浪墙越高,越激起俺的豪情,就不相信那个潮水的牛劲,就偏要跟钱塘江大潮斗一斗!全身那个紧张啊。

就这么乘着水势奋勇搏泳,也不知征服了多少浪峰,也不知过去了多少时间,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声呵斥:“你干什么的!”俺一回头吓了一跳:一艘大船离俺仅二三米距离,心想这下完了,若被吸入船底可就惨了。再定睛一看,还好,是停着的!是停在钱塘江大桥西头的炮舰。船头上那解放军又问了一遍。俺这才感到俺游过来了,太高兴了,于是告诉解放军俺是游泳的。

回望波涛滚滚的钱塘江,想起古代弄潮儿“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诗句,深感他们的英勇豪情和深湛泳技。在钱塘江大潮里游泳,感觉很特别,那种体验非亲历其境不能感知也。也感到:大江大海看起来很可怕,其实也是纸老虎,只要掌握了规律,也是可以战胜的。

等俺沿岸边游回白塔岭,都晚上七点多了。那同学一见俺就说:“咱们都以为你淹死了呢!你好厉害啊。”

后来俺和同学晚上游过西湖,从柳浪闻莺游到三潭印月岛上。感觉西湖的水滑而柔顺,如绸子似的。游过三亚的海滨泳场,觉得还没有钱塘江大潮的来劲。前几年到初中那县城小河港去看看想游,发现变臭水沟了。到赣江想游,朋友告诉说现在血吸虫又开始泛滥了,还是不游的安全。前几天到游泳池去看看想游,发现人挤得跟澡堂差不多了,就打消了念头。钱塘江原来毛主席时候有一个免费游泳场的,后来改革了收费了,再后来又改革了取消了。真希望啥时候再改革一下再搞起来。

钱塘江一般不宜单独去游,潮水来了就是岸边嬉水都有危险性。现在民工没钱去游泳池就喜欢去江边玩水。去年就死了十一个人。各省市县能不能多造一些免费的游泳场游泳池呢?

这不奥运了。在热烈欢呼北京奥运胜利召开的同时,要记住毛泽东时代是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和体育设施,钱都是花在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搞运动会也是农民运动会、全运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目的都是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毛主席反对精英体育,贵族体育,奖牌体育,而是处处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咱们这一代人受毛主席的恩惠很深,在体育锻炼上也是这样。凡有良心的都不会忘记他的恩情。

·在毛泽东时代,我怎样锻炼身体(2)————球类


上一篇讲了我在毛泽东那个英雄的时代里怎样游泳尤其怎样只身横渡并战胜钱塘江大潮,本篇谈谈那时候怎样玩球类。

小学时候稍微懂事,不趴在泥地上打玻璃球了,就改从事较正规的乒乓球运动。学校在走廊里设有木质乒乓桌,在教学楼外设有水泥桌面砖头脚的乒乓桌。现在想想,国家一定是因为在一定的体育经费下,乒乓球运动可保证更大多数的人参加体育锻炼才加以提倡的,就象长跑短跑篮球跳高跳远等优先发展一样。

我们一下课就冲出教室去抢乒乓桌。开始用的是光板,打起来特别干脆。后来有了橡皮板觉得很厉害了,抽球特猛!再后来有了海绵板,削球很带劲。我们打球的规矩是“抢大王制”,而非“任期制”。谁能够打败其它人就可以一直做“大王”,谁打败了就下台。很实在。当时有个矮个同学很差劲,别人打得好好的,他水平差但输了就往乒乓桌上一躺,弄得别人打不成,显得他很能似的。我们叫做“吵帮帮”。

我的球技很好,推挡抽杀削搓,无所不能。初二被班级推选参加学校选拔赛,胜利者可参加县教育系统乒乓球赛。我的对手是初三一男生。他挡不住我左右开弓的抽杀,回球连连出界失利,结果最后比分却是我输了!我摸不着头脑,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对方的出界球我不能用球拍去接,这是新规矩;另外那体育老师裁判是校乒乓球队教练,而那初三对手是校队队员。难怪他不提醒我比赛的新规定。那时我第一次感受到领导不一定公正。到后来有了反胶板,那时候我已经不太打乒乓球了。

初三时我爱上了排球。那时候我天天练翻滚垫球大力扣球发勾手飘球,直到成为班队主力。

有一场球赛我终身难忘。那是跟高一学生在教师食堂旁的球场上进行的五局三胜制比赛。我们技不如人,已经连输二场。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许老师看得连连摇头进食堂吃饭去了。我们都很着急了。第三场尽管顽强抵抗不断轮换发球但又输到了13:5。高一的球员们已经得意洋洋再赢二只就可以去吃晚饭了。我们愤怒了,互相鼓励“一只球都不能丢”。大家全神贯注,紧密配合,发球、扣球、拦网、救球,一丝不苟,一分一分扳回来,终于扳到了13平。高一同学紧张起来,又赢了一分。但我们已经鼓起了信心,又扳到14平。接着15平,16平,终于高一同学被我们集体的坚定意志摧毁了,我们以16:18反败为胜。场边的同学为我们的顽强精神而感动得呼喊起来,围观的师生越来越多。我们的许老师也出来看了。我看到他脸带骄傲的微笑对其它老师在说话。接下来两场,我们更团结,配合更默契,更沉着冷静顽强,最后竟以2:3赢了。那真是一场英雄的球赛。

那场球赛让我感觉到,比起乒乓球来,排球不仅要求个人技术好,更要求集体的配合和顽强的意志。

高一我热衷于篮球,部分原因是据说打篮球可以促进长高。我们喜欢篮球而不能参加班级篮球队的同学,就自己组织了个“矮子队”,追求打球的技巧。我们膜拜的球星是国家队的钱澄海,他个子不高但速度快技巧好,是技术型明星。他的后仰式投篮更是我们反复模仿练习的经典动作。常常是班队与其它班正式比赛输了,我们“矮子队”就出马上门挑战,挽回班级名誉。

高二高三开始踢足球,原因是有同学说“足球才是男人的运动”。当然大家当时都没有想到后来会出现女子足球的。

踢足球很爽,放开腿全场奔跑,大呼小喝的,很能够发泄青春期的躁动力。我很喜欢。为了练好临门一脚,我每天对着操场边的围墙猛练射门的力量和准头,直到有一天值日老师来骂我:“你想把围墙踢倒啊?!”不过我是踢右后卫的,最多助攻到中场,所以这射门特技一直没有施展出来建立功勋的机会。现在想起来,人生的位置在哪里很重要。

在毛泽东时代,我们的生活很丰富,我们有群众性体育运动愉快的岁月。体育体育,身体怎么育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这一生就看不起奢侈浪费的高尔夫球,看不起无聊小资的桌球。个人意见,那是侏儒喜欢的“运动”。体育就是讲力量和技巧。我还是喜欢实实在在的体育运动,喜欢毛主席年青时说过的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下一次讲讲学武术。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