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玫瑾教授就是要送药家鑫上西天
其实, 李玫瑾 教授就是要送药家鑫上西天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不解了:李大专家不是极力保护药家鑫的吗,何出此言?其实,网友们“错怪”了 李 教授。要知道,有人做事是扛着竹杆,有人做事是拿着圈圈。 李 教授就是拿着圈圈的人。
想想看, 李 教授是什么人?高学历的专 家 教授,智商是二般的,不是一般人能看得透的。“犯罪学”专家,首先是心理学专家嘛。她不仅知道一般的个人心理,更了解社会心理。她能不知道引起争论会有什么结果?
药家鑫杀人的案子那么清楚,可已经数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敏锐的 李 教授自然会意识到,一定是西安法院那边遇到了什么麻烦。什么麻烦呢?一分析就知道,一定不会是受害方的原因。一个农民,能有什么呢?只有药家及有关方面有这个能量,能引起麻烦。 李 教授的“责任心”促使她必须有所动作,来促促案件的进展。
李 教授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出来直接说药家鑫应该判死刑,在专 家 教授成为挨骂对象的今天,很可能不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所以,只有正话反说了。反话也要说得高明,说得具有专业水平才是。于是, 李 教授稍加动脑,就想到了激情问题,想到了药家鑫杀人与弹钢琴之间的关系。
有人会说,她说的话简直就是牵强附会,就是乱用浪漫,就是胡扯八道。但我要说,你不能不承认她的话具有很高的知识含量,并且给网友提供了反击的足够空间,让网友们得出药家鑫必须处死的结论。
先说“激情杀人”。那么有知识有智商的 李 教授,不可能不知道药家鑫是故意杀人。药随身带着尖刀,又没有人激他,而是自己在撞人之后杀人灭口,更残忍的是连捅八刀,这是再清楚不过的故意杀人!正因为这样, 李 教授才要说是“激情杀人”,她是为了让网友们不太费力地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再说“弹钢琴的习惯动作”。谁都知道,任何职业与杀人之间都不会有必然的联系。别说是弹钢琴,就是屠夫,也不可能把杀猪的动作随便用来杀人,更不可能因为屠夫杀人就说是习惯所致吧。二般智商的 李 教授,更不可能连这个也弄不明白。她之所以这样说,除了让网友们轻而易举地得出正确的结论之外,我理解还有一个更高明的隐意,就是:药家鑫这样的人太可怕了,不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而且不杀不足以除后患。
何以见得?你想啊, 李 教授这是在用另一种策略的方式告诉人们:“弹钢琴的习惯动作”变成习惯性杀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这样的人不杀,出来后还会用弹钢琴的习惯动作继续杀人啊。所以,药家鑫不仅本就应该杀人偿命,而且必须死才能不再祸害社会。
李 教授的所为,还堵住了案件在二审时出现猫腻的后门。这个案件在她的费心下搅动了全国,将案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网友们也以正义之声将药家鑫应该担负的刑事责任论述得清清楚楚了。对于二审,全国人民的眼睛可都在盯着呢,看谁还敢搞鬼!
事实已经证明,并且还会继续证 明李玫瑾 教授的“高超智慧”。
冬暖夏凉
2011.5.10
相关文章
- 从马聪肇事逃逸再论药家鑫案
- 《南风窗》荒诞不经的李昌奎死刑命题
- 药家鑫杀人动机初探
- 陈柏峰:法治热点案件讨论中的传媒角色——以药家鑫案为例
- 李昌奎案: 法官缘何称再审是最大的伤害?
- 评李昌奎案法官的新表态:再审是对法治社会最大的伤害?
- 黎阳: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件,看普世政变的一个突破口
- 犯罪分子在云南高院“少杀、慎杀”的保护伞下继续着杀人的罪恶?
- 伪善与傲慢:驳《南方XX》记者“反对云南省高院再审李昌奎案”
- 法盲执法国之不幸民之悲哀
- 宪之:云南高院意欲何为?————评赵、田两位副院长对大众质疑的回应
- 杀与不杀的唯一检验标准是量刑准确——谁将国法用私话解释成了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