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领导都不如

火烧 2011-05-0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讲述秘书在职场中遭遇的不被重视和身份转变的困惑,从文字工作到行政杂务,感到职业地位下降,引发对职场现状和自身发展的思考。
    似我等这样学文的人就业,从事的工作少不了与文字有关,早期基本上便是做些秘书工作,运气好点跟的领导人好体贴,也会慧眼识才看在你辛苦跟随领导的份上,提个一官半职,便算是修成了正果,终结了那“为人作嫁衣”的文字生涯,安享清福了的。俗话说的好,“秘书不带‘长’,打屁都不响!”对秘书身份和地位是个很好的概括和总结。当然,也有些是例外的,但那毕竟是另类,不代表秘书群体的总体状况。

    照理说,秘书工作做得久了,对行政事务自然就会越来越熟悉,到最后对行政工作的安排那套程序,不说炉火纯青,也是游刃有余的。小的不才,也在行政机关从事过N年的秘书工作,为风格各异的各种领导操刀写过“各位冒号”之类的官场文字也不在少数。辛苦工作几年,眼看年之将老,领导看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终于换了工种,终结了秘书生涯,也算是功德圆满了吧。

    离开秘书岗位之后,期间工作岗位几经变换,虽然没再干的是秘书工作,但始终与文字密切相关。这三两年来,职位虽然不再是秘书,却十分郁闷的做了无数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秘书”工作。而且让人觉得郁闷的是,年纪越大,好象做的秘书工作的档次却越低!先前在中枢机构,跟随领导,写的好歹也是大场合大场面上领导作的“各位冒号”,那文字写的好不好倒在其次,在那场合用的气魄就怪让人感到轻飘受用的,虽然那文字自始至终看来都是领导的版权,但写那文字时“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骄傲却是油然而生的。

    现在人虽不在秘书岗位,但经常莫名其妙的被领导捉来做一些“秘书”工作,使我这样的“资深秘书”深感困惑。这是什么样的“秘书工作”呀?单位领导出席一些很简单的座谈会的套话致词、单位领导向更高领导汇报工作的条条纲纲、单位领导对某一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单位领导在各种会议上的“各位冒号”讲话、单位内部的一些日常行政公文、甚至单位领导不知青红皂白从领导那里接过来的“各位冒号”文稿……交代任务时没有任何要点和要求,千篇一律就是那么一句,领导交办的。而且往往是时间限得很紧的。以前为领导起草“各位冒号”,事前领导总有些交代,诸如文稿要点、提纲、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尽管领导各人对文字材料的要求有深有浅,但基本的要求还是有的,起码能够让秘书们对起草的文字稿有个基本认识。而现在……对单位的工作考量没有基本的思路,一年到头到底要完成哪些任务突出哪些重点采取哪些措施,从来没有从领导的口中听说过。单位的职能和任务是什么?哪些该是自己单位要做的,哪些不属于我们的职责我们想做都没法做的,领导却莫名其妙的大包大揽回来让我们去做,而且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一些简单的场面客套说辞,寥寥一两页纸的东西,也要你给写好打印……让我等这样的“资深秘书”堕落成了初级打杂的伙计,真是让人困惑不已。是自己水平的退化?还是现在行政工作的进步?也许时代是进步的,只是我等思维跟不上潮流,不与时俱进而已!

    前几天网上有个炒得沸沸扬扬的“五道杠”少年。说“五道杠”三岁看“新闻联播”,七岁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小小年纪轻轻,却学得一口官腔,待人接物、行为处事,颇具领导风范。由此引发了网络争论,争议者诟病最集中的,就是认为我们的教育失误,把个好端端的纯洁少年教育成了功利的世故俗人,使得“官本位”思想过早污染了少年儿童的心灵。我对那种观点却不敢苟同。从我自己的感同身受,我觉得培养多一些“五道杠”少年并无坏处。至少“五道杠”少年能够从小就深谙官场程序,对为人做官学样象样。小小年纪有那样的功力,以后长大步入行政,定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五道杠”少年是未来官场精英,是我们庞大的官僚体系里的希望。试想,要是我们的官僚体系里多一些“五道杠”少年,起码他们在基本的场合应酬,可以驾轻就熟发表各样的“各位冒号”,待人接物,会得体而中庸。这对庞大的秘书群体来说,不失为一种“减轻秘书负担”的举措。对于我辈深受负累的苦难秘书来说,实在是一种解放人力资源的希望所在。起码,我们不需为区区几句套话这样的小儿科文稿而绞尽脑汁。对于我辈秘书来说,我们宁愿伺候官场情商高的“五道杠”少年,而不愿伺候什么都要代劳的特教班精英!

    想起了酒桌上常说的一则笑话,说现在最轻松的职业就是领导了。因为现在的领导,讲话有人帮写好稿子照念,吃饭有人帮盛好饭夹好菜,喝酒有人代喝,出门有人开车,家中红白喜事,也有秘书操办……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谁要是当不好领导,那真的是“领导都不如”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