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惊雷:别离开社会主义去谈论毛泽东
别离开社会主义去谈论毛泽东
当年,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作为现时代的灵魂称道,他们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1页)
一百多年后,毛泽东则把自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和巩固社会主义,说成是“一生中干了两件大事”。这一观点表明,毛泽东本人思想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他统帅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十年中,则贯彻了这一灵魂。
作为开创性的中国社会主义,它自然有着自身的特征、非常处境和喜中有悲的双重命运,尤其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较为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她时如悬泉飞瀑,泻漱万仞,壮丽多彩,而飞瀑之下常有深潭;也时遇障阻,折曲迂回,苦斗沉吟,然沉吟亦雄壮。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1848──1851年的欧洲革命作这样的评论:“……它还处在涤罪所的历程中,它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事业。”( 转引自列宁《国家与革命》第25页) 用这一比喻来认识中国昨天社会主义的成功和失误,能较好地引导人们掌握辩证法,克服要么狂热、迷信护短,要么因噎废食的平庸心理。
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昨天(甚至包括今天和将来一个较长时间),比喻为“还处在涤罪所的历程中”,是因为:一、这一革命和建设要消灭阶级差别、阶级存在的基础,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二、这种旧基础的消灭、消除,决不是庸意俗念中的仅仅是“非经济的营垒分明的政治战斗”;不是一部分大圣至贤、善士救星、“仙神道佛”对“魔鬼”的镇压,而是作为主宰的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消灭历史反动势力,另一方面又得扫除自身的陈污俗垢。三、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曲道,时有“进三步退两步”的运动,也当然有幼稚、有“过正”、有“以错纠错”般的不一定都是荒唐的“荒唐”。四、人类的历史性“原罪”──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和观念的负面,它也是一种存在,没有任何妙道良方使之自然消散,必须由人们的苦痛之行去赎减。
这就是说,毛泽东一生为之开拓、奋斗,为之梦魂萦绕的社会主义及他本人的思想观点,都必然带有“在涤罪所历程中”的特征。
一万人心目中便有一万个存有差异的毛泽东。毫无疑问,当今人们对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方面的贡献和缺失的认识,又表明不同人们的不同目标和价值取向,也会程度不同地带有“原罪”的痕迹,并接受历史的洗涤。不过,现今一切严肃谨细的思考, 那怕相去甚远,也都是极有价值的。
可以想知,在走出“历史涤罪所”的整个途程中,毛泽东, 连同马恩列斯,──主要是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实践,都会不断被人谈议、讨论和研究。只不过这种研究有时相对冷寂,有时又相对热烈一些。
历史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事业。当我们国内一些人(也还是极少数)的自觉的和自发资本主义思想的存在,被毛泽东逝世三十多年来的现实证明;当国际上一些本来社会主义国家退蜕为资本主义之后,当当今的资本主义再现危机、重露帝国主义狰狞,当某些人的尽展改革之图而现资本主义匕首时,当年毛泽东为坚持社会主义所作出的言论和行动的逻辑根据,就不应有疑义了。同时──也由此,他的纯属正常的探索性缺失,也显得特别地难能可贵和非常的伟大了。
别离开社会主义去谈论毛泽东——防止言不及义!下边,则是历史的第二步……
相关文章
- 拥护共产党,清除假党员,回归公有,抗美除奸——写给成长在新中国下的同胞们(续)
- 许昌村妇含辛茹苦自建毛主席纪念堂(附图)
- 给好谈柬埔寨红色高棉的“醉翁”们的几个问题
- 毛主席是今天生活物质丰富及飞速发展的奠基人
-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采访原中南海文工团吴凤君
- 每逢佳节倍思亲——郑州人民广场纪念人民领袖
- 毛泽东最痛恨什么人?
- 侯希平唱响新红歌《心中的赞歌》献给国庆节
- 颂歌献给毛主席——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
- 毛泽东思想从文化回到旗帜上
- 毛主席蒋介石咋对待骆驼祥子
- “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史考察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