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矿难:谁该死?

火烧 2009-02-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通过矿难死亡数据探讨生命价值,指出违规生产导致矿难频发,批评漠视生命的行为,强调矿工在危险环境下的生存困境与社会责任。

这是摘自2007年新浪网上的一段文字,转引自新民网: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煤矿事故每年死亡上万人。2000年,从中央到地方组建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之后,每年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7000人以下。2003年事故死亡人数为6434人;2004年死亡6027人;2005年死亡5986人;2006年死亡4746人(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07/142614472497.shtml)。这只是死亡人数,不包括财产损失。其实,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都没了,计算财产损失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死上百八十人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种想法很没人性。然而有人不仅这么想了,还身体力行了。违规生产,条件明明很危险,依然不立即停止生产,这么做的人,想来应该是持这种认识并且身体力行的。不过持这种认识的人,不会是矿工,更不会是死难矿工的家属。一个稍微有一点儿良知的人,看到因矿难失去父亲的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看到因矿难而失去丈夫的女人,看到因矿难而失去儿子的老人,看到死难矿工亲人无助、悲哀、绝望的眼神,心里也绝对不会这么想,更不会这么干。然而花花绿绿的钞票可以让人丧失最根本的人性,可以让人天良丧尽,更何况仅存的这一点良知。如果连这点儿良知都丧失了,那么矿难必然就要发生了。死不死人,死多少人,死谁,就全靠天意了。今天我救你,明天谁救我?今天我哭你,明天谁哭我?今天你发豪言壮语,明天我发,后天谁发?谁知道。  

从本文开头的数据看,每年死亡人数五千人上下,差不多够一个整编制师。然而这只是公开的数据,实际数据或者等于这个数,或者更多,但绝对不会少,这一点儿大家都明白。有人还做过一个分析,每生产一千万吨煤,就要死亡一个人多一点儿。依现在的技术条件,如果安全设备完全,操作规范,按有关规定生产的话,发生矿难的机率应该很低,然而很不幸。每千万吨煤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心理上能够承受的程度。这一切可以改变,但还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的原因,除了会增加成本,我也找不到什么其他理由。这种现象什么时候会有大的改观,是个未知数。人还会死,这一点,我清楚,你清楚,谁都清楚,其实所有人心里一直都很清楚。矿工下井,心里也明白,下去之后不知道能不能上来。但井还得下,老人、孩子等着吃饭呢。除了挖煤,他们还能干什么?只有在这危机四伏的矿井里,他们才能挖出他们所需要的一口饭。有人说,矿工虽然危险大,工资待遇可也很高啊。恕我孤陋寡闻,我没听说过有矿工靠挖矿工挖成大富翁的。他们的脸很黑,但他们的心不黑。他们不坑人,不害人,不剥削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辛苦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只是为了自己及家人的一口饭。他们本可以不死,但他们死了。他们本不该死的,但他们死了。谁该死?  

国家和社会要做的,不是哭,不是补偿,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在当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杜绝矿难的发生。也许这么做会让一些地方的GDP受到影响,也许会让一些地方的经济马上发生困难。但人死了这么多,煤挖了这么多,这些地方是否找到了煤挖完后依然可以保证GDP、保证财政收入的其他路子?煤总会挖完的。煤老板的子孙后代自然不用担忧了,但矿工的子孙后代呢?如果他们的生命和汗水只是换来了他们一两代后人的生活保障,那么,他们不仅死得冤,而且死得非常不值得。我们可以站到他们的墓前说,你们安息吧。但他们真地能安息吗?或许,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也不能保证一起矿难也不发生。但我只是想,我们能不能再矿难发生后,问心无愧地对死难的同胞兄弟说一声:你们安息吧。  

相关文章

  • 胡耀邦当年视察沙河时,提出了要‘有水快流’ 
  • 谁在羡慕赵作海的“因冤致富”
  • 中国再向右转将大祸临头--转评富士康青工死亡事件
  • 鹤岗矿难:腐败酿矿难,矿长年薪能买两条命
  • 刘小玄,你懂得经济、懂得煤矿吗?
  • 被剥削生命的人
  • 邋遢道人:关于矿难--遇见奇怪现象本应该动脑筋想想
  • 三十年前的矿难
  • 我的亲身经历:三十多年前,咋很少有矿难呢?
  • 要国有煤矿减少矿难其实非常简单
  • 数据显示私营煤矿才是矿难的祸首
  • 发生矿难的新兴煤矿“03年破产改制”是怎么搞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