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希望在田野上

火烧 2010-06-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42
农民杨友德为阻止拆迁,在田地搭建炮楼并自制火炮对抗拆迁队,强调自己并非钉子户,坚持按政策要求补偿。

  

为了反对强制拆迁,东西湖一农民自学“阿凡达”,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搭了个“炮楼”,自制火炮两次打退拆迁队。昨日,农民杨友德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钉子户。

8米高“炮楼”守卫25亩土地

昨日下午,记者在东西湖金银湖汪湖嘴,见到了56岁的农民杨友德。

杨友德在这里承包了25亩地,2029年到期。在这片田地里,杨友德开展多种经营——养鱼、养牛还种植棉花和瓜果。

记者在他的带领下,穿过一道小门便进入了杨友德的“领地”。为了阻止拆迁队,杨友德在田地里的小路设置了路障。他说,遇到紧急时刻可以燃烧这些路障,减缓拆迁队进来的速度。

田地里建有几间平房,是杨友德和老伴的住所。在平房旁边,一个用木头搭建的“哨岗”特别引人注目,“哨岗”高约8米,下面架空,上面是一个不到3平米的“阁楼”。杨友德说,这是他的“炮楼”,居高临下,可以将25亩地尽收眼底。

礼炮做成“火箭弹”射程达百余米

这座“炮楼”没有楼梯,杨友德搬来一个竹梯才能上去。

记者在上面看到,“炮楼”上放着价值2000多元的礼炮,杨友德将它们拆成单个,一个筒子就是一枚“炮弹”。说着,杨友德拿出一个礼炮筒子,将它放在一个自制的铁筒内,随后他一手握铁筒下面绑定的木棍,另一手点燃礼炮引线。“轰”一声,“炮弹”飞出去,在百米外的空中爆炸,威力惊人。

曾打退百人拆迁队

据杨友德说,去年他听说自己的25亩地被征用了,但是由于补偿没有谈妥,他拒绝搬出。

“后来拆迁方就多次放话出来,说要对我动手。”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今年年初,杨友德将一辆手推翻斗车的前部铁皮拆掉,在翻斗里面放置了一箱礼花弹,准备对抗拆迁队。

今年2月6日,30多人的拆迁队伍来到地头准备强征。“我当时就点燃了礼花弹。但是他们都躲在铲车后面,等我的礼炮放完了,他们冲出来把我打了一顿。”当时对方虽然没有强行将杨的房屋推倒,但放话说下次会再来强拆。事发当天,杨在亲友的帮助下做了“炮楼”,改装了“武器”。

据杨友德说,5月25日下午,又有一支一百多人的拆迁队,戴着钢盔拿着盾牌,在推土机和挖掘机的掩护下,再次来到他的地里。“我发现后立即爬上炮楼,朝他们放了几炮,他们就停住了。后来民警赶来把他们赶走了。”

心声 》》》

“我不是钉子户”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杨友德反复强调,自己并不是钉子户。“钉子户是那些要价过高的人,我的要价是按照政府政策来的。”

杨友德说,他将继续采用这种手段和拆迁队对峙。为此他又“研制”新型的近距离攻击武器“汽油弹”,并在“炮楼”上放置了躺椅,准备24小时守卫自己的田地。(长江商报 吴边)

   对不合理的政府强制行为,不是没办法,也不是他们真有那么大能耐,而是我们太奴性。杨友德的智勇双全难道不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毛泽东思想一定会在中国神州大地大放光芒!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新的拆迁条例不能解决强拆问题?
  • 毛泽东“阅卷”各地作答的拆迁“试题”
  • 伟大的胸怀——毛泽东是如何看待拆迁的
  • 初衷再探:强拆是违背还是符合改革初衷?
  • 梦投乌有村遇吏拆房
  • 拆迁公司自曝暴利内幕:拆一个城中村可赚几百万
  • 高唐州知府高廉在殷天锡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
  • 毛主席论拆迁--中国迎来暴力拆迁与反暴力拆迁的年代
  • 香港深层次矛盾实录之一--高铁事件,活生生的阶级斗争
  • 《南方都市报》积极报道拆迁官员被杀意欲何为?
  • 毛主席离去之后,中国人民从此又跪下去了
  • 暴力拆迁根源在于资改派的反毛--毛主席论拆迁的启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