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水价听证会究竟需要几名公众代表?
东莞水价听证会公众代表人数从35人骤减至10人,报名人数不足,引发对听证会形式和实效的质疑。文章分析听证会人数减少原因,反映公众参与度低及听证会流于形式的问题。
看到新华网转载京华时报关于东莞水价听证会无人报名的后续追踪报道《东莞就水价调整召开听证会仅5市民报名 听证会延期》,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罗德泉坦言,公众对参与听证会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近年来多有发生。东莞市听证会从2009年开始,引入公众自愿报名参与的程序。当年举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听证会中,要求公众代表自愿参加的名额为14名,虽然报名情况不算踊跃,但报名人数还算超过了14名。然而,去年水价上调听证会,公众代表应为35人,但报名人数只有13人,“不足名额的公众代表,根据相关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委托消费者组织或其他群众组织推荐。”可到了今年,需要10名公众代表,最终报名人数却仅有5人。”
“去年水价上调听证会,公众代表应为35人,但报名人数只有13人”,然而“到了今年,需要10名公众代表,最终报名人数却仅有5人”。
这就令人感到很奇怪了:去年和今年都是开的“水价上调听证会”,听证内容是一样的,都是东莞物价局召开的,照理说,相关的会议要求也该相同。怎么去年“公众代表应为35人”,今年就变成“需要10名公众代表”,一下子减少成了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呢?
报道中还提到:“记者辗转找到去年曾参加东莞水价上调听证会的公众代表牛仁,这位60多岁、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人去年是被东莞市消委会作为公众代表推荐参加听证会的。他向记者讲述了参加听证会的不满感受。
“过去听说听证会流于形式,我还不太相信,但是当我去年参加过一次以后,发现真实情况就是如此。我自己并没有报名参加听证会,其实是‘被安排’的一个。”牛仁说,“听证会上事先安排了很多‘演员’。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听证会现场到了三四十个人,但发言的却没有多少,很多人不愿意发言,即使发言,绝大多数都是赞成的声音。作为群众代表,好不容易来到了听证会现场,却一点意见都没有,这不是太奇怪了吗?”牛仁说,在听证会上再多的反对都没有用,该涨的还是按照预定方案在涨。”
由此推测,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去年“公众代表应为35人,但报名人数只有13人”,其余的22名公众代表就只得由政府部门来“安排”。虽然最后还是找到了人,但工作量恐怕还是不小,毕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齐24个公众代表并不容易。于是物价局为了减少麻烦,今年就把公众代表人数减少到10人,不料仍然只有5人主动报名。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听证会这次遇到的情况也很容易解决:明年继续减少公众代表人数就行了!
“去年水价上调听证会,公众代表应为35人,但报名人数只有13人”,然而“到了今年,需要10名公众代表,最终报名人数却仅有5人”。
这就令人感到很奇怪了:去年和今年都是开的“水价上调听证会”,听证内容是一样的,都是东莞物价局召开的,照理说,相关的会议要求也该相同。怎么去年“公众代表应为35人”,今年就变成“需要10名公众代表”,一下子减少成了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呢?
报道中还提到:“记者辗转找到去年曾参加东莞水价上调听证会的公众代表牛仁,这位60多岁、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人去年是被东莞市消委会作为公众代表推荐参加听证会的。他向记者讲述了参加听证会的不满感受。
“过去听说听证会流于形式,我还不太相信,但是当我去年参加过一次以后,发现真实情况就是如此。我自己并没有报名参加听证会,其实是‘被安排’的一个。”牛仁说,“听证会上事先安排了很多‘演员’。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听证会现场到了三四十个人,但发言的却没有多少,很多人不愿意发言,即使发言,绝大多数都是赞成的声音。作为群众代表,好不容易来到了听证会现场,却一点意见都没有,这不是太奇怪了吗?”牛仁说,在听证会上再多的反对都没有用,该涨的还是按照预定方案在涨。”
由此推测,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去年“公众代表应为35人,但报名人数只有13人”,其余的22名公众代表就只得由政府部门来“安排”。虽然最后还是找到了人,但工作量恐怕还是不小,毕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齐24个公众代表并不容易。于是物价局为了减少麻烦,今年就把公众代表人数减少到10人,不料仍然只有5人主动报名。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听证会这次遇到的情况也很容易解决:明年继续减少公众代表人数就行了!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