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是不是工农兵大学生?
文章探讨李玫瑾教授是否为工农兵大学生,分析其教育背景与政策背景,指出其拥有学士学位,更可能为77级大学生,涉及高考政策、录取率及历史背景。
李玫瑾教授是不是工农兵大学生?
我是过来人,我来分析:我是78级的,1978年9月上大学的,82年7月份毕业的。77年也作为跳级选拔的78届高中在校生参加了77年高考),所以我很清楚当时那二届的高考!
A.当时78年2月份上大学的是77级的(各个大学不一样,差1个月是可能的),
B.9月份上学的是78级的。
C.当时77年上大学的还有最后一届靠推荐(当时人们叫开后门的,实际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拼爹)的工农兵大学生,当时叫:
1.社来社去(农村学生)----从公社来毕业后回公社(后来我们改叫乡)去工作。
2.厂来厂去(在城市工厂已经上班的)----从工厂来毕业后回到工厂去。
这些工农兵学员学历三年,算大专,但没有学位!后来毕业时政策改变,这些学员没有“社来社去”及“厂来厂去”,
1981年直接统一分配工作。
从李玫瑾教授的介绍来看,如果是工农兵大学生,那应该是留级的学员。但她好像有学士学位,应该不是工农兵学员!应该是77级的大学生!
还有:
1.参加高考的考生从1966年毕业到1978年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及文革中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没有毕业的,还有77年有包含跳级选拔的78届高中在校生,78年有包含跳级选拔的79届在校生,当时为选拔人才,很多很多的各种学历都可以考!
2.很多高校不多的省份,77级及78级的本科录取率在1%。(北京上海天津会比较高),大专录取率在2%(当时很多地方补办大专班,大专班的录取率在4-5%).
------来自台湾旅游网www.1717tw.com
我是过来人,我来分析:我是78级的,1978年9月上大学的,82年7月份毕业的。77年也作为跳级选拔的78届高中在校生参加了77年高考),所以我很清楚当时那二届的高考!
A.当时78年2月份上大学的是77级的(各个大学不一样,差1个月是可能的),
B.9月份上学的是78级的。
C.当时77年上大学的还有最后一届靠推荐(当时人们叫开后门的,实际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拼爹)的工农兵大学生,当时叫:
1.社来社去(农村学生)----从公社来毕业后回公社(后来我们改叫乡)去工作。
2.厂来厂去(在城市工厂已经上班的)----从工厂来毕业后回到工厂去。
这些工农兵学员学历三年,算大专,但没有学位!后来毕业时政策改变,这些学员没有“社来社去”及“厂来厂去”,
1981年直接统一分配工作。
从李玫瑾教授的介绍来看,如果是工农兵大学生,那应该是留级的学员。但她好像有学士学位,应该不是工农兵学员!应该是77级的大学生!
还有:
1.参加高考的考生从1966年毕业到1978年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及文革中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没有毕业的,还有77年有包含跳级选拔的78届高中在校生,78年有包含跳级选拔的79届在校生,当时为选拔人才,很多很多的各种学历都可以考!
2.很多高校不多的省份,77级及78级的本科录取率在1%。(北京上海天津会比较高),大专录取率在2%(当时很多地方补办大专班,大专班的录取率在4-5%).
------来自台湾旅游网www.1717tw.com
相关文章
- 从马聪肇事逃逸再论药家鑫案
- 《南风窗》荒诞不经的李昌奎死刑命题
- 药家鑫杀人动机初探
- 陈柏峰:法治热点案件讨论中的传媒角色——以药家鑫案为例
- 李昌奎案: 法官缘何称再审是最大的伤害?
- 评李昌奎案法官的新表态:再审是对法治社会最大的伤害?
- 黎阳: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件,看普世政变的一个突破口
- 犯罪分子在云南高院“少杀、慎杀”的保护伞下继续着杀人的罪恶?
- 伪善与傲慢:驳《南方XX》记者“反对云南省高院再审李昌奎案”
- 法盲执法国之不幸民之悲哀
- 宪之:云南高院意欲何为?————评赵、田两位副院长对大众质疑的回应
- 杀与不杀的唯一检验标准是量刑准确——谁将国法用私话解释成了私法?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