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驳熊光楷韬光养晦是要保持低姿态 附:熊光楷上将称国外错译中国韬光养晦致负面影响

火烧 2010-09-20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驳斥‘韬光养晦’是低调策略的误解,强调其实际含义为战略准备与主动对外,指出国外误译导致负面外交影响,体现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价值。

 韬光养晦,4个字哪个字有“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一点字面?

“韬”和“养”词语分明含有"准备、建设"的核心语意,哪里说了要低调,光怎么不说没有光大,显现,制定韬略的意思?“光”和“晦”代指准备的侧重点。通常与"有所作为"联用,成因果、条件。

在国家建设上是进行战略思考和战略准备,腾出空来把内部的准备做好,以达到对外的主动.

附:

熊光楷上将称国外错译中国韬光养晦致负面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0日 07:5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国防大学教授熊光楷上将。邓勃摄
国防大学教授熊光楷上将。邓勃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邓琼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教授熊光楷上将18日出现在“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但他不讲军事讲藏书,给听众带来别样感受。熊将军拥有3000余册带有作者签名或印章的名人著作,其数量、质量堪称当世第一。

  霍金赠他拇指印

  熊光楷说:“新中国建国领袖以及当时一些将帅的签名或盖章书我基本上收集全了,特别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这‘五大书记’的签名盖章书我都有。还有邓小平90寿辰时的签名书,江泽民第一本著作的签名盖章书,胡锦涛在他的第一个单行本上的签名,我也有。”在国外政要中,中美关系坚冰打破之后,跟中国打过交道的8位美国总统,俄罗斯三任总统,英国三任首相,日本近年来几乎历任首相,还有胡志明、金正日等人,他们的签名盖章书熊将军尽收囊中。此外,文学巨匠、科学泰斗的签名盖章著作他也收藏甚丰。

  熊将军诙谐地说,1994年得到邓小平同志90大寿时签名的一本《邓小平文集》,是他的“里程碑”,从此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有成就”的藏书生涯。

  在他的藏书中,最特别的一个印记来自著名的英国科学家霍金。熊光楷介绍,2002年8月,他得到了霍金的签名纪念。在《时间简史》这本书的英文扉页上,留下了霍金的话,翻译过来是“向着一个勇敢的新世界前进———霍金博士的右手拇指印”,这行字的旁边,就是一个黑色的拇指印,这个指头是霍金当时还能活动的三个手指之一。“我的藏书中,这是唯一一本以拇指印签名盖章的”。

  较真“韬光养晦”

  藏书是为了读书、思考,这是熊光楷非常强调的一点。他特别提到了最近的一个心得,那就是发现“韬光养晦”这一成语的英文翻译失当所导致的负面外交影响。

  熊将军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上世纪提出的重要外交战略思想。美国政府在2003-2009年有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把“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就是“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进一步翻译成“隐藏能力、假装弱小”,或者“隐藏真实目的”,“隐藏野心、收起爪子”等,其潜台词无外乎说“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熊光楷说,上述解读完全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实质,给我们的正常对外交往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我在出国访问和参加国内外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时,多次就这一问题做过解释和说明。2006年,我在中国外交学会代表团赴美访问期间,与美前国务卿舒尔茨、基辛格和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等会谈时专门提出,美国政府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对‘韬光养晦’的翻译是错误的,美方应当重视这一问题,避免因此引发双方的战略误判,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熊将军接着说,去年9月我国出版的第6版《辞海》中,首次增加了“韬光养晦”的辞条,就解释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我认为,‘韬光养晦’的核心含意就是不要锋芒毕露,特别是自己有才能的时候更不要太张扬自己的才能,保持低姿态,这个是中国人做人的传统。”

  .otherContent_01 p {line-height:23px; margin:0px;}  

熊将军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上世纪提出的重要外交战略思想。美国政府在2003-2009年有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把“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就是“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进一步翻译成“隐藏能力、假装弱小”,或者“隐藏真实目的”,“隐藏野心、收起爪子”等,其潜台词无外乎说“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熊光楷说,上述解读完全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实质,给我们的正常对外交往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我在出国访问和参加国内外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时,多次就这一问题做过解释和说明。2006年,我在中国外交学会代表团赴美访问期间,与美前国务卿舒尔茨、基辛格和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等会谈时专门提出,美国政府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对‘韬光养晦’的翻译是错误的,美方应当重视这一问题,避免因此引发双方的战略误判,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熊将军接着说,去年9月我国出版的第6版《辞海》中,首次增加了“韬光养晦”的辞条,就解释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我认为,‘韬光养晦’的核心含意就是不要锋芒毕露,特别是自己有才能的时候更不要太张扬自己的才能,保持低姿态,这个是中国人做人的传统。”

相关文章

  • 卢麒元:打狗棍法
  • 钓鱼岛主权,我们寸土不让
  • 钓鱼岛争端将怎样演变
  • 港评:俄国强悍对日 中国自惭形秽
  • 战略交锋:美国耍的就是“二杆子”
  • 大陆台湾联合保钓稳赚不赔,还可威慑南海
  • 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70年代保钓运动的珍贵资产
  • 台湾70年代保钓运动始末
  • 俞力工:在台湾世新大学“保卫钓鱼岛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中俄联手对付日本,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 谁把“钓鱼岛主权”被炒成回锅肉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