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三十年科学春天科技成就还不如“十年浩劫”

火烧 2011-10-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对比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科学成果与文革时期成就,指出屠呦呦青蒿素发现于文革时期,引发对当前科研成果与历史成就的反思。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名字,今天她是无可争议距离诺贝尔奖无可争议最近的

中国大陆居民。她的成就和袁隆平成就一样,恰恰产生在文革“最黑暗的灾难”岁月。“十年浩劫”中知

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屠呦呦和袁隆平这2个反动学术权威居然做出了巨大成就,至今也就这2项成果获

得国际诺贝尔组织关注。改革开放后科学春天30多年只见播种不见收获,中国这个世界最早的水稻种植土

地成为美国转基因试验地,大陆居民成为最合适的试验小白鼠。获得解放的老右和他们同类此次站起来了

,可就是站不到诺贝尔领奖台。


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迄今为止,共

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国于1969年开始抗疟药研究。历

经380多次鼠疟筛选,1971年10月取得中药青蒿素筛选的成功。1972年从中药青蒿素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

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

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

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很偶然地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发

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

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

加入“523任务”。正如屠呦呦获奖发言说的“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在上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常用

的奎宁类抗疟药产生了耐药性,影响很严重。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自

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这是军民大

联合的项目,大家都是很协作、不分你我的,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

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写到这里要问问现在的863专家们,973专家们,核高基专家们,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们,长江学

者们,千人计划人选者们,青年基金获得者们,两院院士们,你们是当今学术权威,今天没有人敢问你们

为什么要弄虚作假,更不敢斗你们腐败浪费,你们算算你们直接花掉的经费相当多少粮食?(你们不知道

价格我告诉你一斤约1元,) 或者是相当多少煤炭?(你们不知道价格我告诉你一斤约0.5元)  你们获

得的奖励很多,你们获奖里写的贡献巨大,但实际结果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落后,我们的人均寿命几十年不

提高。你们扪心自问,是天宫一号重要还是通信卫星重要?是南海重要还是探月重要?还要问问中国科学

技术部部长万刚,你是汽车领域专家,当你坐在进口奥迪里面进口考斯特里面是什么感受?还要问问万部

长你提倡的集成创新到底是抄袭还是创新?三鹿毒奶配方算不算集成创新?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

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一举夺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打破了中国乳业界20年来空缺

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 当年评奖的专家自家喝了三鹿奶粉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