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爆雷P2P让领导先跑?纪检部门通报首提“特权挽损”

火烧 2019-12-13 00:00:00 时代观察 1029
爆雷P2P与非法集资案件中出现特权挽损现象,纪检部门首次通报,涉及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清单,整治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问题。

  ▲12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消息称,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日前开列了两份共包括17类的银保监会系统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清单,作为持续整治系统党员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切实举措。图截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由爆雷P2P、私募基金非法集资问题衍生出的一种新型腐败现象,已经引起了纪检部门的注意。

  12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消息称,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日前开列了两份共包括17类的银保监会系统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清单,作为持续整治系统党员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切实举措。

  通报消息提到,这两份清单内容是由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结合行业特点,就银保监会系统和会管单位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结合日常监督执纪和案件查办,同时结合日常监督执纪和案件查办,特别是结合广西银保监局赵汝林、某银保监局副局级干部利用监管资源,华融子公司原高管秦岭、汪平华、白天辉、郭金童等利用融资贷款审批权,公职人员在网贷清理、打击非法集资案件查办中利用职务之便搞“特权挽损”等典型案例,经探讨研究最终确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央纪检部门的公开通报中首次提到了存在公职人员在网贷清理、非法集资案件查办中的“特权挽损”案例。

  在近两年连续不断的P2P和私募基金爆雷潮中,对于此类现象,不少案件的受害投资者对此都有反映,投资人中普遍称其为“特兑”问题。例如,在2019年5月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立案的杭州私募金诚集团案件中,有投资者反映称,在金诚集团2018年被证监会查处、出现兑付逾期后,有当地政府公职人员在金诚集团被立案前,提前拿回了投资。不过相关投资者未提供明确证据。

  从2013年开始爆发式增长到2015年首爆出“e租宝”非吸大案,再到如今各地忙“清退”,P2P在中国的发展“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2016年初时一度达到约3000家平台,到2019年10月末时已仅剩427家,期间爆雷的平台不少都涉及非法集资问题,其中受害投资者过万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如上海快鹿、“大大财富”案、广东团贷网案、南京钱宝案等;私募基金的非法集资案则有中晋系、阜兴系、金诚集团等案例。

  而据记者了解,人数众多、范围甚广的非法集资案受害投资者中也确实有相关领域的公职人员或其家属,中间或存在潜在利益冲突问题。例如,东部地区的一位检察院干部就曾对记者表示,其家属在某私募基金非法集资案中“中了招”,而他自己当时还在作为公诉人员处理另一起P2P非法集资案的诉讼工作。

  中央纪委的前述公告中还表示,下一步,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将继续加大督促整治和查核力度,严肃查办系统党员干部以名贵特产特殊资源作为媒介和资本,靠山吃山、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案件。同时,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完善清单内容,督促制度落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