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利比亚僵局让北约很“丢脸”

火烧 2011-04-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利比亚战争中北约陷入领导权争议,美欧分歧明显,法英力不从心,德意消极应对,凸显北约在实战中无力应对新挑战,暴露其组织缺陷与战略困境。

利比亚僵局让北约很“丢脸”

  利比亚战争不死不活,不愠不火,打到今天这个份上,最没面子的恐怕就是北约了。卡扎菲依然在台上呼风唤雨,反政府武装怨声载道,北约内部矛盾众生,这就是今天的现实。利比亚危机再次证明,北约越来越无力应对国际新挑战。

  利战也许是北约第一次在美国不当头的情况下进行的战争。长期以来,各成员国早已习惯了美国的领导,“主角”的缺失竟使北约群龙无首,一下子竟不知如何是好。法,英虽积极主战,试图担纲领导大任,但影响力毕竟有限,德,意等国拆台不补台,在战争中出工不出力,美既然明确了不卷入的策略,宁愿坐山观虎斗,绝不肯越雷池半步。战争进行到现在,各方对开战的目的,如何对待卡扎菲,是否扩大空袭,是否武装反对派等等问题上争吵不休,眼看单靠空袭已不可能实现“倒卡”目标,各方又在是否派遣地面部队上陷入新一轮争论,不仅难在集团层面形成共识,就连法英间也爆出裂痕。

  北约的尴尬早已不是第一次。从苏联解体,华约崩溃后,失去对手的北约就没过一天安乐日子,存废议题一直如影随形,伴其左右。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北约不断调整,应对的挑战和威胁由传统的世界大战变成非传统的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网络袭击等等,行动范围也由过去的欧洲扩展到全世界。但所有的调整似乎都是在证明“存在的便是合理的”的伪命题,北约始终没有摆脱无对手的困境。

  说到底,北约的作用就是一种威慑,冷战时期,这种威慑保持了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基本均衡,有效扼止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但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军事集团,北约只徒有虚名,却经不起任何实战的检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斯拉夫危机爆发,美国为避免分散精力,防止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弹,曾有意支持其欧洲盟国发挥主导作用。但欧洲各国不愿意独自承担责任,以免日后背上包袱,最终美国不得不全面介入,方平息冲突。

  随后进行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北约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九一一”事件后,美启动北约宪章中集体防御条款,对塔利班政权发动攻击。北约“小兄弟”虽碍于面子和条约责任,不得不参战,但阿富汗远离欧洲,实在对欧洲构不成什么样现实威胁,欧洲盟国参战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关键时刻都是美国大兵打头阵。伊拉克战争更引发新,老欧洲的分裂,紧跟美国的只有其传统的兄弟英国,以及有求于美的新入盟的东欧小国,欧洲大国法,德“反叛”,竟与俄罗斯联手公开唱反调,令美大为光火。为了提高军事行动效率,避免无休止的纷争,美国常常不得不规避盟国羁绊而单独开战。

  其实,北约丢的何止是“面子”,利比亚僵局反映的是北约职能定位的尴尬。在应对历次冲突中,北约早已名存实亡。北约不过是一个名义,一个符号,北约的战争实际上都是美国的战争。作为冷战的产物,北约理应随冷战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这也许是北约唯一符合逻辑的出路。

2011年4月21日

相关文章

  • 另眼看中东巨变
  •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
  • 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
  • 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
  • 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
  • 王文:伊朗十记(上)
  • 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