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奚兆永同志关于陈独秀问题一文的一点订正
文章指出奚兆永引用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时存在时间与内容差异,强调1926年原文与1951年定稿版本的修改区别,涉及对陈独秀问题的讨论。
奚兆永同志在《对陈独秀若干重大问题的批判性论述(上)》一文中,在谈到“由于陈独秀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与革命性,认为中国无产阶级不仅在数量上很幼稚,在质量上也很幼稚;而不像毛泽东那样认识到……”时,作为对照,引用了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的这样一段话:“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其实,《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在1926年2月1日《中国农民》一卷二期上发表时,这段话的原文是这样的:“故工业无产阶级虽不多,却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见竹内实主编《毛泽东集》第1卷第170页)而奚兆永同志引用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的那段话,却是1951年10月出版时经毛泽东修改后定稿的。
对比一下可以看到,1951年的改文与1926年的原文有两个区别,一是增加了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二是把革命运动的“主力”改成了“领导力量”。
不知道奚兆永同志是否注意到了这里的时间上和含义上的明显差别?
其实,《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在1926年2月1日《中国农民》
对比一下可以看到,1951年的改文与1926年的原文有两个区
不知道奚兆永同志是否注意到了这里的时间上和含义上的明显差别?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