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从历史观的角度看毛泽东何以战胜蒋介石

火烧 2021-12-03 00:00:00 历史视野 1036
文章从历史观角度分析毛泽东如何凭借人民力量战胜蒋介石,揭示国民党依赖资本剥削人民的失败本质,以及抗战中蒋介石的妥协与失败,强调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从历史观的角度看毛泽东何以战胜蒋介石

  纪念毛泽东诞辰128周年

  历史是人民书写和创造的,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英雄,这就是毛泽东的历史观。所以他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他所缔造和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了“人民万岁”的历史强音。

  蒋介石与此相反,纵观他在大陆的统治,书写和创造历史的不是人民,而是资本金钱,人民只是被资本和金钱用来剥削的对象。因此依赖资本和金钱,追逐和服务资本和金钱成为蒋介石乃至其党羽的本质特征。

  上世纪初的上海,是国内外大资本家的乐园,面对上海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他们害怕无产阶级革命的赤色旗帜升起,便物色代理人去扑灭正在燃起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焰。1927年发生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便是蒋介石为投靠和取悦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得到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支持,特意选择在大资本家们的眼皮底下——上海,而上演的一出表忠心的投名状。因为蒋介石认为书写与创造历史的是资本和金钱,而不是广大人民,所以他在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面前卑躬屈膝,对人民则是残酷的剥削和镇压,毫不留情。虽然有资本和金钱为后盾,却始终没能扑灭革命的星星之火。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是步步紧逼。如何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从没把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民自己身上,而是寄希望于英美帝国主义身上,指望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出来调停,另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乃至其他抗日分子极力镇压,美其名曰“攘外必先安内”。由于蒋介石看不到人民在抗战中所起的决定作用,所以他没有抗战必胜的自信,表面上唯唯诺诺的抗日,暗地里一直与日本勾勾搭搭,所以才导致了先丢东北,再丢华北,最后大半个中国沦陷,还有国民党军队成建制的投敌。如今有人故意歪曲历史,把蒋介石尊称为蒋公、蒋先生,把国军的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美化成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此来污蔑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编造出蒋公领导下取得抗战胜利的假象来混淆人们视听,阴险恶毒至极。纵然有八百壮士血洒上海四行仓库的壮举,振奋了不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但那也只不过是蒋介石为吸引英美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注意力而进行的表演秀,没有任何军事战略上的意义。纵然国军在抗战中不乏誓死抗敌、为国捐躯的将士,也都不能掩盖国军正面战场的溃败,和沦陷区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解放。在民心所向和帝国主义的支持资助之间,蒋介石选择了后者。为了换取美帝国主义更多的支持,蒋介石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美元、先进的飞机大炮坦克,最终还是输给了顺应民心所向的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的小米加步枪。被吹捧上天的抗日名将孙立人、张灵甫等人也都没能挽救其失败的命运。(近些年来,总有人在大肆渲染孙立人、张灵甫在对日作战中的圈点之处,但是对孙立人所率领的国民党新一军欺压百姓,张灵甫的国民党74师镇压残害革命群众,以及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却只字不提,不是无知便是无耻。目前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化了的张灵甫不过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敌对势力为攻击中国共产党政权而炮制的骗局与谎言。)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正式拉开帷幕到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二人较量了二十多年,以蒋的惨败告终。

  毛泽东的胜利,固然与个人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在波澜壮阔的较量过程中,决定胜负的,个人的聪明才智显然不是唯一的、最终决定因素,更多的则是来自他们的信仰和历史观。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怀念与纪念的东西,无论从文化与思想,还是革命与斗争的实践。尤其在今天充满动荡纷扰的时代,缅怀毛泽东总能为我们拨开迷雾,解开疑惑,增强斗志和信心。毛泽东生前的实践及其思想,已然成为那些寻求平等、反抗压迫的人们心中长明的北斗,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或许,解决困扰人类前途命运的钥匙就在其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