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竹:悲催的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
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理论,不可犯颠覆性认识错误。否则,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基本路线,就必然犯颠覆性政治错误。
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向高潮的过程,与苏东剧变、中国“特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陷入低潮的过程,正好同步负相关。那么,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取向的改革” 60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或理论,经得起“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史观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指导标准,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基本标准”的科学检验和历史拷问吗?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在哪?
“市场经济”概念,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资本论》问世以后,马克思对资本吸血鬼本性的深刻揭露批判,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再加上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声名更加狼藉。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后来发展到一百多个会员国,原来分成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大类,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掩盖“资本主义”这个不光彩的名称,联合国通过决定,在联合国的文献中,将资本主义国家改称为市场经济国家;将社会主义国家改称为计划经济国家。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名称对应的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名称对应的是“社会主义”。从此以后,“市场经济”概念便风行于世。
关于市场经济概念的定义,可以说纷繁复杂,当代经济学界广泛认同的说法是:市场经济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发达商品经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阐述的这个定义,也算没错。但是,就像改革教用“民营企业家”代替“私营资本家”,为的是掩盖阶级剥削关系、减轻资改的阻力一样,西方、西化经济学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定义市场经济概念,也是意在掩盖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将市场经济标榜成一种没有基本制度属性的资源配置方法,一种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的中性经济手段。
然而,市场经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关键,是劳动力商品化(雇佣劳动社会化)。这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价值成为社会基本经济状态的必要条件。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关键,是资本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劳动力归劳动者私人所有——劳动者必须摆脱奴隶身份;成为自由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民;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要社会化地转化为商品,就必须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主人翁地位,成为合同工、雇佣工。也就是说,公有制生产资料必须在主体上实现私有化。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公有制生产资料的主人,不能自己向自己出卖劳动力,不能自己剥削自己的剩余价值。因而,只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无法实现劳动力商品化,即劳动者雇佣化,就无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从而市场经济就不能形成。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雇佣劳动萌芽,只有发展到劳动力基本商品化,也就是雇佣劳动基本社会化以后,才能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也才能基本形成。而当雇佣劳动基本社会化以后,资本主义私有制萌芽,也就质变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基本制度;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萌芽,也就质变成了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鉴于雇佣劳动对于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笔者认为,着重揭露阶级剥削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将市场经济概念定义为:市场经济是基本实现了雇佣劳动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总之,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基本制度,就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句话,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而绝不可能是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的中性资源配置手段。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化改革,本质上就是以政权的强力推进资本主义私有化,就是自我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从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慢性自杀!睁开良知的眼睛看看现实,哪个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发生从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到私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转型?没有陷入末世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没有亡党亡国(大国被肢解)或者变色后重蹈覆辙?!
当然,市场和计划,确实都是没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的中性经济手段。然而这种中性经济手段的运用过程,就像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一样,也都渗透了强烈的阶级性。请看核能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其阶级性是不是触目惊心!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子虚乌有!而改革教的那些指鹿为马的夺理强词,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创新,而是背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基础在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出台的逻辑依据,也给历史留下了永久的笑柄,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曾经对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说过:“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谁能说清楚?对资本主义又有谁能说清楚?反正,我是不懂,我说不清楚。”然而,同在南巡时,他却很“清楚”地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选》第三卷第373页)。把这一惊世论断的前提和结论的内在逻辑关系补全理顺,就裸露出下面两个归纳推理:
第一个归纳推理:
社会主义有计划,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资本主义有市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所以,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个归纳推理:
社会主义有计划,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资本主义有市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所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所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上述第一个归纳推理,在逻辑上和现实上都是正确的。然而,第二个归纳推理却在第一个归纳推理正确光环的掩护下,偷偷地犯了两个低级层次的错误:
①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把“计划”偷换成“计划经济”,把“市场”偷换成“市场经济”,形成了前提荒谬、从而推出的结论也荒谬的如下归纳推理:
社会主义有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所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所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所以,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搞市场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上逻辑分析,把邓小平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逻辑上修补正确,就还原成了如下一段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但是,这段话虽然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了,但在现实上却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就是这样一段并非信口却也雌黄的话,竟然是改革教的经典!
②犯了违背明显经济常识和社会现实的错误——市场经济是雇佣劳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而雇佣劳动社会化,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基本制度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雇佣劳动社会化的市场化改革,必然毁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
然而,经过变魔术般的概念偷换,最终却引出了一系列自己想要的错误结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搞市场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伟大理论基础,就这样被惊天地泣鬼神地总设计出来了!之后,宣传的烈风,刮起了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戈培尔效应。
诚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必须利用市场调节的辅助手段。但是,搞市场调节,不等于必须搞市场经济,就像资本主义搞计划调节,也不是搞计划经济的道理一样。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与只能是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是水火不容的两极对立——关于这一点,很多资改精英心知肚明——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像把羊和狼圈在一起一样,就是要让狼(资本主义私有制)吃掉羊(社会主义公有制),而绝不会出现羊吃掉狼的情况!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宪政民主则是其政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社会主义国家一旦走上市场化私有化改革之路,且若体制内外的健康力量不足以逆转这种深化改革的顽强惯性颓势时,则殖民化、“宪政民主剧变动乱”和大国被肢解的命运,就是在劫难逃的历史定数!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和逻辑基础,均属乌有。这种所谓创新理论的颠覆性危害,已经昭然天下。历史必将刻骨铭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大的经济理论谎言和瓜分抢劫公有财富的现实骗局!
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种令世人悲催的笑,不知道还要延续到何时?!
【2016.11.27.】
- 上一篇
企鹅会飞吗 企鹅是鸟类吗 企鹅吃什么食物
企鹅在南极生活,所以有关于企鹅是鸟类吗?企鹅是否会飞的问题又出现了,还有的是关于企鹅吃什么食物的问题,我们小编将为你解答企鹅会飞吗 企鹅是鸟类吗 企鹅吃什么食物。企鹅在南极生活,所以有关于企鹅是鸟类吗?企鹅是否会飞的问题又出现了,还有的是关于企鹅吃什么食物...
- 下一篇
雷雨前为什么天气很闷热V4!
清晨,太甶升出了地平线,天气真热,就是扇子挥个不停,还是汗流浃背,不但热,而且闷,谁都会这样说:“这样闷热的天气,一定要下雷雨了。” 天气闷热会下雷雨吗?是的,多半是这样的。 盛夏,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常下“雷雨”。因为下雷雨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地面上要温度髙,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