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汉朝强大的原因是遵循了“两个凡是”

火烧 2010-02-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探讨汉朝强大的原因,指出其继承者遵循‘两个凡是’方针,效法先帝政策,稳定政治经济,为后续强盛奠定基础。

“两个凡是”真不对吗?  

      

一  

历史是一面镜子。  

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最好拿到历史这面镜子前照一下。  

   

二  

曾经盲从于“两个凡是”是错误方针。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那段历史已经走远了,现在回头思辩一下“两个凡是”有无道理,有益无害。  

   

三  

现在的中国人,多为汉人。  

这“汉人”的称谓,源于汉朝。正因为2000多年前汉朝的强大,现在的中国人才叫汉人。  

汉朝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它的继承者遵循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四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丞相(曹参)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治理国家,有些着急。   

于惠帝就让中大夫窋(曹参的儿子)问曹参,大概意思是:  

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长此下去,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好百姓呢?  

并嘱咐曹窋别说出是皇帝的意思。  

当曹窋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规劝曹参时,曹参大发脾气,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打了一顿。  

惠帝听了后感到莫名其妙,便把曹参找来责备他。  

曹参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  

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着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  

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  

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  

后来的文帝、景帝时期,仍然遵照萧何时期制定的清静无为不扰民等既定国策,终于是大汉国力空前强盛,为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准备了条件。  

致使至今的中国人仍多以汉人自居。  

   

五  

汉代统治者遵循的“两个凡是”――即:凡是高祖的遗愿,都坚决维护;凡是萧和制定的法令,都始终遵循――,今天看来是极其明智而有成效的。  

六  

扪着一个中国人的良心问一下:  

自毛泽东以后的决策者,哪一个比他更英明?  

自周恩来以后的执政者,哪一个比他更贤明?  

   

七  

也许,“两个凡是”并不是一无是处。  

在历史面前,每一个人都应当用心去想、去反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