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老舍:誓死不许反革命复辟

火烧 2008-07-2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分享老舍《骆驼祥子》的读书批注,结合个人阅读经历与社会现实,探讨祥子命运与社会不公,体现深刻的社会反思与人文关怀。

老舍:誓死不许反革命复辟

                   刘国震 

          
  这几日,妻子突然与我探讨起祥子与虎妞的命运来。我很纳闷儿,一问才知,我外出开会这两天,她读了我书架上的藏书《骆驼祥子》。
  我从书架上抽出那本并不太厚的《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4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29年了,依然保存完好。这是我1981年从南宫新华书店购买的。老舍的《骆驼祥子》,还有鲁迅的《朝华夕拾》、杨沫的《青春之歌》、高尔基的《人间》、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彭德怀的《彭德怀自述》等,是我读初中时期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零花钱购买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也是那个时期读的、对我影响很深的作品。至今我还记得,当时曾看中了另外两本书,一本是《普希金童话诗》,一本是浩然的《山水情》,因衣兜里没钱,只能望书兴叹。《山水情》直到我参军后,才用每月14元钱的津贴费买了一本。再后来,浩然先生签名赠我一本。而《普希金童话诗》,至今无缘见到,成为少年时期留在心上的一个永久的遗憾与隐痛。
  在28年后,重新翻开这本《骆驼祥子》,有一种难言的激动与久违的亲切感,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而书中我当年留下的几处“眉批”,使我知道原来小时候还有那样的习惯。多年来我读书已经不再做“眉批”了,只是在重要或精彩处画些杠杠而已,这是从爱护图书的角度考虑的。因而,那少年时的几处眉批,就具有了某种“文物”的价值,不妨在这里凉晒一番——
  在书的扉页,作者老舍先生的名字旁,有我写的“(舒庆春,字舍予)”几个字。在第39页,勾画住一段文字,批注:“乱世中人也有无奈而变质堕落的。”在51页,右侧空白处,批注:“矛盾心理。明知不妥而非能自已的迷惑。应引以为戒。”这一段,描写了祥子在虎妞的勾引诱惑下,半推半就、稀里糊涂地与她发生了男女苟且之事。老舍先生大家手笔,在这个现在看来大有卖点的地方,用墨极为简约洁净,于关键处只用了五个字:“屋内灭了灯。”并没有让祥子拿出拉人力车的劲头来与虎姑娘在床上大战三百回合,以证明这个处处要强的“农民工”小伙儿“前列腺”的功能也不弱(这不免让时下某些热衷于偷窥主人公“前列腺”的评论家失望)。在第54页,,勾住一段描写,批注:“矛盾心理”。第83页,勾画住一句话:“在这个无可抵御的压迫下,他觉出一个车夫的终身的气运是包括在两个字里——倒霉!”并在旁边批注:“这种社会倒霉的非只是车夫,还有广大的下层人民。”第108页,勾画住三行文字:“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在左侧空白处批注:“人间的不平!”在第140页,勾画住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仿佛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便会落到网里。吃人家的粮米,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而随时可以被人卖掉!”并于左侧空白处批注:“极形象的比喻”。在第170页的一段文字旁批注:“妙论!”,被我用圆珠笔勾画住的那段文字是:“雨后,诗人们吟咏着荷珠与双虹;穷人家,大人病了,便全家挨了饿。一场雨,也许多添几个妓女或小贼,多有些人下到监狱去;大人病了,儿女们作贼作娼也比饿着强!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这段议论前面的故事情节,就是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得祥子在病床上躺了十天。在180页,老舍先生的一句议论被我勾画住:“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这是指祥子因穷困进不起医院,只能眼巴巴看着难产的妻子虎妞慢慢地死去。我在一旁批注:“深刻”。在当今,不是也发生过农民工孕妇不进医院,用剪刀自己为自己做“剖腹产”的事情吗?也很“愚蠢与残忍”。在小说正文的最后一页(第213页),我有两条批注:“正是‘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黑暗社会中悲惨的遭遇”。这个时候,被迫沦为娼妓的小福子上吊自杀了,而祥子“看着一条瘦的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骆驼祥子


  书中被我用蓝笔或红笔勾画处甚多,都是精彩的描写或精辟的议论,不再赘述。
  因为最近正忙,我没有重新通读这部写于30年代的文学名著,只是重读了卷末的附录《我怎样写〈骆驼祥子〉》和老舍先生1954年9月写的重印后记。这个后记写得非常好,而且很精短,照录如下:


  此书已出过好几版。现在重印,删去些不大洁净的语言和枝冗的叙述。
  这是我的十九年前的旧作。在书里,虽然我同情劳苦人民,敬爱他们的好品质,我可是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他们痛苦地活着,委屈地死去。这是因为我只看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一面,而没看到革命的光明,不认识革命的真理。当时的图书审查制度的厉害,也使我不得不小心,不敢说穷人应该造反。出书不久,即有劳动人民反映意见:“照书中所说,我们就太苦,太没希望了!”这使我非常惭愧!
  十九年后的今天,广大的劳动人民已都翻了身,连我这样的人也明白了一点革命的道理,真不能不感激中国共产党与伟大的毛主席啊!在今天而重印此书,恐怕只有这么一点意义:不忘旧社会的阴森可怕,才更能感到今日的幸福光明的可贵,大家应誓死不许反革命复辟,一齐以最大的决心保卫革命的胜利!

    老舍先生说得对。警惕反革命复辟,这是一个革命的政权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劳动人民重蹈祥子的覆辙。

   (来自刘国震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24a050100a653.html

相关文章

  • 尘肺民工被取消低保,莫对穷人太苛刻
  • 马也:倒退复辟的时代
  • 美国穷人“吃饭难”问题日益突出
  • 2012大选年纪实:美国穷人到底有多“穷”?
  • 汪晖:"我有自己的名字"--吕途著《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序言
  • 光大基中宝阳光2号二期为何道德沦丧?
  • 对改革的目的和目标的反思
  • 孔庆东:殖民体系完全是亡国灭种的体系
  • 孔庆东:《四世同堂》文化谈
  • 袁世凯的末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