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孕妇基因案,华大基因起诉记者金微判决!
导语
上个月底,炒的沸沸扬扬的《华大基因起诉记者金微案》宣判了——金微败诉!
彼时,华大基因又开始大造舆论,宣布自己的胜利,并拿着法院判决书到处威胁、恐吓转发者。更有一些所谓的媒体,为虎作伥,如科技日报发表大字报《净化网络空间,必须让“金微们”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法制日报《自媒体侵权阴影为何驱之不散》,对金微进行口诛笔伐,舆论轰炸,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文革那套整人。
可悲!作为媒体,立场去哪去了?都是媒体人,好歹要点基本的事实判断,至少能站在一点公众利益的角度看看问题,而你们是非不分、善恶不分,完全站在资本集团的立场说话。我从业十多年,对这个行业太了解了,某些记者只知道拿公关费、发通稿,何曾为公众利益说过一句话?!
华大基因起诉记者金微案,现已判决!感谢大家关心。
深圳盐田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判决:1,金微删文赔礼道歉;2,驳回华大基因经济损失赔偿诉讼请求;3,驳回华大基因10万律师费诉讼请求;4,华大基因承担2200元的诉讼费,金微承担100元。
华大基因起诉我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华大基因搜集了14万孕妇的基因,这些孕妇原本是去作生育检测的,华大基因获取这些基因,联合了十几个国家科学家研究,并发表论文在国外。我看了来气,一时没忍住,用个人微信号发了个文章说这存在基因外流,没有保证孕妇的知情权。华大基因以名誉侵权为由将我告上法庭,说我是自媒体造谣之类的。
一,关于基因外流的依据
二,华大基因回应未解释清楚
三,关于14万孕妇基因数据流向
1,关于论文中14万孕妇基因数据来问题。《细胞》杂志给出了来源,即“Zhang et al., 2015”数据报告发表于2015年01月,样本采集是2012到2013年;关于该数据报告有详细论文的介绍,标题为《21、18和13三体非侵入性产前检测:146958例妊娠的临床经验》,在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期间,收到147314个非侵入性产前检测的申请。
2,据 John Wiley & Sons 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公开论文显示,14万孕妇基因数据在“中国深圳华大基因深圳研究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健康与医学科学院兽医疾病生物学系分子生物学;中国香港派拉蒙医疗中心胎儿医学中心”等国内外的实验室进行了研究,并于2015年1月,发表了论文《21、18和13三体非侵入性产前检测:146958例妊娠的临床经验》,所涉案的基因外流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事件。
3、伯克利大学官网《Extinct human cousin gave Tibetans advantage at high elevation》(翻译:灭绝的人类表亲给藏人在高海拔地区带来优势)(公证提交)。“2010年,研究人员根据对众多汉族人和藏人基因组的测序,首次报告了一种高海拔版本的EPAS1在藏人中的普遍存在。尼尔森和他的同事认为,这种普遍存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用以适应青藏高原上比平地低40%的氧气水平。”“尼尔森和他的同事随后对另外40名藏人和40名汉人的EPAS1基因进行了测序。”尼尔森和他在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全球最大的基因组测序中心)的同事们将于7月2日在《自然》杂志发表之前在网上发布他们的发现。说明:美国科研人员与华大基因共同完成了对中国特定人群的基因组测试,不仅接触基因数据,而且在14万孕妇事件之前就对中国人基因进行研究,涉基因外流是客观事实。
4,《Tibetans adapted to high altitude in less than 3,000 years》翻译:《西藏人在不到3000年的时间里适应了高海拔》。该文章记载如下内容:“尼尔森利用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的基因组数据,梳理出与这些生理变化相关的基因变化”。证实:美国科研人员的基因组数据来源于华大基因。“华大基因的研究人员从居住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50名藏人和40名汉人身上提取了DNA。”;“在实验室中,华大基因团队只从每个个体中分离出活性基因,或称外显子,然后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这些所谓的外显子进行测序……这项工作由华大基因的Jun Wang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指导进行。”这证实:华大基因与丹麦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相关藏族人与汉族人的基因测序工作。
“Nielsen和博士后研究员John E. Pool, Emilia-Huerta Sanchez和Nicolas Vinckenbosch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分析,并在90个基因组中定位所有点突破,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然后将西藏人和汉人分别与100个欧洲人(丹麦人)进行比较。”(见翻译件第17页)这证实:藏族人与汉族人的相关基因组数据已经流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5,伯克利大学官网文章《来自141430人和一个基因组的故事》(见翻译件第19至26页)文章提到:“更多的相关性还有待发现。到目前为止,华大基因研究小组已经对300多万名孕妇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其中大部分与母亲和婴儿的健康状况有关,这些已获得的信息可用于发现遗传关联。”;“尼尔森、Xu, Siyang Liu和其他华大基因的同事将在10月4日在《细胞》杂志上报告初步分析结果。”
证实,美国研究人员“尼尔森”共同完成了案涉14万中国孕妇基因组测序及相关数据研究,并取得了共同的研究成果,该项目因有国外研究人员参与,案涉文章对此提出该项目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疑问合理正当。
文章中“尼尔森说:“由于样本量很大,我们可以得到最近的人口流动情况,包括中国政府政策导致的人口迁移。例如,中国西部的许多汉人与东部沿海大城市的关系更为密切,反映了大量人口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农村。””(见翻译件第25页)
证实:美国研究人员“尼尔森”对该项目数据有足够了解,否则不可能得出上述依靠大量数据研究才能得出的研究结论。
文章中“尼尔森目前正与华大基因的同事们合作,对100万接受非侵入性产前基因测序的中国女性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尼尔森和XU的主要合作者是深圳华大基因的Siyang Liu、Xin Jin和Jian Wang,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Anders Albrechtsen。该项研究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大学和丹麦创新基金共同资助。”
这证实:华大基因与国外合作方正在对100万中国妇女产前基因测序工作进行合作。记者金微文对孕妇基因信息外流的结论性判断显然是有是事实依据的,对基因外流的判断存疑也是合理的。
6,纽约时报《在巨大的基因研究中发现了中国迁徙和文化的隐藏故事》报道:“团队正在对来自350万中国人的产前检测数据进行评估。”“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该研究报告的作者Ander Albrechtsen说,研究小组的分析涵盖了每个人的基因组的10%或更少,而大多数严格的全基因组研究涵盖了80%甚至更多”。该作者公开接受媒体采访,证明“华大基因所称外国专家只提供算法和思路指导”是谎言,而是其参与了研究工作,并非被上诉人所称“外籍专家不接触基因数据”。
综上:就14万孕妇基因研究论文本身,无论是基因检测还是研究、发表论文,均有大量证据显示外籍学者参与,中国人基因数据早就流出海外了。尼尔森等国外学者很早就掌握和使用了中国人基因的原始数据,2018年10月发表14万孕妇基因论文之前就多次利用,14万孕妇基因研究的论文不过是他们再次重复使用数据而已。
六、关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