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现时官场腐败问题的思考
我对现时官场腐败问题的思考
— 兼评沙叶新“腐败文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文
最近看到沙叶新“腐败文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文章,对当前中国官场严重腐败现象、特点等进行了较深刻分析,标题点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给人震撼的警示,有同感!我到网上跟踪查了一下,此文好像是2006年写成发表的,到现在又已经过了三年多,这三年多我国官场腐败的严重程度相对上文综述的情况是抑制了还是更发展了?恐怕是更发展的吧?候成亚的“年终盘点腐败感慨”一文可见一般。周可帧的透过“拜金主义”看中国国家权力主体的虚化也对中国当前腐败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对于我国现时官场腐败的严重性与危害性,无论是主流广播、报刊媒体、网络民间声音或街头百姓议论,似己没有太大分歧,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谈到腐败是可能导致亡党亡国的大问题,也采取的不少反腐、防腐的措施和规定,但为什么腐败问题仍然如此越演越烈,真是到了“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确实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产生腐败原因认识的两种对立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社会主义集权政治体制问题。认为虽然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体制已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改变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政治体制仍然沿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集权政体、共产党一党专政、以党治国、三权不分、法制不严、社会缺乏民主自由等,因此对贪官污吏缺法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也是沙叶新文中最后提出如何整治腐败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在知识界很有代表性,网络平台上也相当的认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需要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更深入更彻底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看齐,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议会选举等。他们指出一个有力的例证:在现代众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贪官腐败的情况远没有现在社会主义中国严重。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资本主义私有经济体制问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打开了私有化的闸门,包产到户打破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基础、洪水般的私营企业大发展冲击了国营企业基础,大量引进国外资本主义企业也已引进的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腐蚀了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大发展导致严重贫富两极分化,官商权钱交易是产生官场腐败的根本原因。这种观点,在底层广大工农群众中有很大认同,他们是贫富两极分化中被向贫困端分化的人群,在网络及各种媒体中也有不少声音。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举出一个有力例证:新中国成立前30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时代,贪官腐败的情况也远没有改革开放30年时期严重。
第一种观点批驳第二种观点:“你们说腐败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为什么在大多数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腐败并不那么严重?”;第二种观点批驳第一种观点:“你们说腐败原因是社会主义集权政治体制产生的,为什么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时代腐败也并不如此严重?”。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而且这种探讨和思考必需联系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近百年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历程进行,它涉及许多政治、经济、社会道德等等根本问题的认识。
无法回避的姓社还是姓资之争
虽然传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说过“不要去争论姓社还是姓资”、“无论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经济是硬道理”等。但实际上改革开放30年来许多方针、政策以及理论的争论,都是围绕着改革的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方向展开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我们历届党章和领导人讲话中都始终坚持要马克思主义指导、共产主义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他后来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中仍然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都说明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是明确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是执政党,一没解散、二没改名;但另一方面,在中国大地上私有化的大发展也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我们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用“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来代替“私营企业”,用企业家来代替资本家,用粮食大户来代替经营几百亩土地雇用几百名农民的实际的“大农场主”“农业资本家”;用引进外资来代替国外资本主义企业的侵入;虽然我们更禁忌阶级与阶级斗争,用“阶层”代替阶级,用“和谐”代替斗争,这些中国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路人皆知的,并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官场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沦丧等严重问题也是无法否认的。正因为此,人们一直在思考和争论:我们30年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方向?我们现在社会究竟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方向?我们继续向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
有人根据上世纪末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进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较快发展的“事实”,尖锐地提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更代表先进生产力?更有甚者,以辛子陵、李锐等为代表的一些共产党老干部,已公开的否定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全盘否定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全盘否定毛泽东领导新中国前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们认为中国的改革必需彻底摧毁毛泽东时代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重新按照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模式发展资本主义,所以他们主张中国共产党应改名为社会党和民主社会党,他们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但又非常不满意现在领导仍然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方针,指责他们仍然坚持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这个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地、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基本成功的还是基本失败的?
衡量一个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一个社会制度的实践是成功还是失败?基本标志是看这个社会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还是下降?这可能已为公认,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前苏联自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来到1990年解体,经历七十多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波折,但七十多年苏联的经济、人民生活以及科技、军事都是持续发展的,无论是相对革命前的沙皇时期还是相对同时期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她的发展速度都是很高的。期间,社会主义的苏联还以巨大牺牲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为世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应该承认苏联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基本成功的,至于后来为什么解体,有各种原因,但不应该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问题。苏联解体完全实行资本主义体制后,俄罗斯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滑,是否也能说明问题?中央文献资料室发行的一个光碟“苏联亡党的历史教训”,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可下载),我们后面也将做些讨论。
新中国建立的前30年,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的艰难但有成效的探索,虽然也有不少波折和问题,但无论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的环境下建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至今仍然有人诬蔑“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大量事实和统计资料都驳斥了这种说法,大部分亲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的,因为那不符合事实。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仍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的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又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探索,虽然也出现两极分化、官场腐败等严重问题,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军事、科技的发展也都是举世瞩目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自豪的宣称,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基本上是成功的,国庆60周年关于社会主义新中国60辉煌成就的史实报导,已为大部分中国和世界人民认同。与苏联相比,我们的改革开放没有像苏联那样解散共产党彻底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一夜复辟了资本主义。其结果,苏联解体后的经济与人民生活大幅度下滑,而我们仍然能够持续上升和发展。少数“精英”试图全盘否定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试图让中国人民放弃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完全回头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做不到的。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集权问题
现在许多人仍然把我国当前严重的腐败问题归结为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说白了,他们认为必须进一步把社会主义集权的政治体制完全改革为资本主义民主的政治体制才能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这个问题确实也值得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产生与之适应的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包括成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无论是叫社会党或民主党),保障资产阶级合法剥削工人阶级的法律、适应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政府职能和结构、适应不同资产阶级政党竞争的三权分立政体等。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是从反封建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他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相对封建的体制是进步的,是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所以现在世界上大部份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在发展,仍然有它一定的生命力。但这种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显然是有它根本的局限性和阶级性的。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阶级的自由,工人阶级就失去不被剥削的自由,工人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被少数不劳而获的资本家占用、享用,而自己只能分到一些残羹剩汤,这是最大的社会不公。至于标榜资本主义民主的总统选举、议会选举,试看他们长达数月的总统竞选活动看似热闹,但要消耗多少资金,没有有钱的后台老板支持,普通百姓能有竞选的资格吗?由后台老板支持选出的总统,能不为这些有钱人服务吗?再看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们在侵略、掠夺和干涉其他国家时,这些国家的人民有什么自由和民主可言?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定也产生与之适应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包括建立代表无产阶级和工农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参政监督的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相对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一个年轻得多的、新型的社会,如何适应公有制经济体制来构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仍然有很大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空间,但通过新中国60年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这一套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应该说还是基本上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的。所以,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建立在私有制经济体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例如我们不能放弃共产党的领导让资产阶级政党自由竞选轮流执政。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确实是比较“集权”的,集权于共产党的一党领导,但这种集权不同于封建王朝的专制,因为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来执政和集权的,而这种集权又往往要通过一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代表正确路线的领袖人物的无产阶级权威来体现,没有这种共产党的集权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中国人民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推翻长期封建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建成新中国,并且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在十几亿人口和多。民族的大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并保持六十年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基本稳定,是很难想象的。实际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如美国反殖民主义的独立战争和解放农奴的南北战争期间,很大程度也是依靠资产阶级专政政权和华盛顿、林肯等领袖权威实现的,也没有那么多民主和自由。
当然,社会主义的集权制度必须有人民的民主监督,我们称为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对反对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人实行专政,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我们曾经实行过群众运动基础上的大民主,这是一种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广泛得多的社会主义民主,虽然这种群众运动的大民主也确实带来一些问题,但它也确实是一种冲击干部当官做老爷特权思想的有效防腐反腐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度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不断改进发展的。
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夹击中艰难前进
新中国6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及官僚资产阶级政权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虽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代替,但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观念仍会长期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对执政共产党的党员干部更为重要。因为他们要具体贯彻实行党的社会主义方针政策,如果党员干部受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就很难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方向。毛泽东同志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直清醒认识到在进行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必须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社会主义教育。他一方面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等社会主义精神;一方面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地、坚决地与各种腐败、落后的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
毛泽东在建国初进北京时就告诫全党:“不要学李自成”、“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不少党员干部进城和掌权后仍然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进攻,追求享受、贪污腐化、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随着有些干部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这些问题也更为严重。所以毛泽东不得不发动群众开展三反、五反、反右、各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至最后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尖锐地提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问题。虽然在这些运动中,确实有些偏差和问题,也确实扩大伤害了一些人,虽然文化大革命至今仍被扣上是“一场浩劫”的帽子,但这些运动的本质,确实是社会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思想的斗争,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防腐、反腐的斗争,正是这些斗争保持了毛泽东时代30年的中国政府,无论是相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还是相对世界各国政府都是比较最清廉的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做人民公仆的干部在劳动人民群众具有比较最高的威望。毛泽东本人的一生也是大公无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典范,这一点连一些反对和咒骂毛泽东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认。领导人本身的清廉可能也是领导国家和政府进行反腐败斗争、保持清廉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30年,在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官场腐败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民心,以致有人呼吁到了“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为什么?如果参照毛泽东时代前三十年的廉政情况,是否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私有化、私营企业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为糖衣炮弹重新提供了生产厂家;第二、否定和贬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引起指导思想的混乱,也冲击了“为人民服务”等传统的社会主义精神的继承;第三、不少高层领导人的清廉以及其亲属子女在改革开放中获得的特殊利益和特权也受到强烈的质疑。网上盛传中国顶级富豪中大部分是高干子弟或亲属,如果属实,中国岂不真是又产生了一个变相的、新的官僚资产阶级或新的封建特权阶层了吗?毛泽东建国初期告诫的“不要走得李自成老路”岂不是在六十年后又真的出现了?如果真是这样,岂不说明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斗走资派是何等正确和必要!但愿此传言不属实,希望中央以真实事实和数字尽快“僻谣”,否则太影响中央的权威了。
苏联解体和苏联共产党解散的教训中也有两点值得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后继领导人全盘否定斯大林而导致实际全盘否定苏联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的成就,乱了指导思想、乱了人心;第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没有对资产阶级、封建主义(苏联前也是沙皇的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影响进行应有的斗争,致使苏联后期领导层中也已形成了腐败的特权阶层,使苏维埃政府和苏联共产党在苏联人民中的威望已经降得很低,以致在苏联共产党自己解散和苏联解体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没有正义的力量站出来反对和斗争。对照我们现在的情况,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吸取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探索
民间有句调侃的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望里装!“,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公有制、私有制、……都可以望里装。意思是说,只要有人提出这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用中国特色就可以解释。这当然是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很不恭的说法,但民间流传的黑色幽默,也往往能反映出当局不敢或不便正视的事实。细想一下也是,无论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和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他们都是从封建、资本主义的娘胎中走出来的,又处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包围之中,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建成一个纯粹、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在追求和建设理想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可能不得不要有容忍以至利用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来推动社会主义。所以,想来想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可能还是一种相对可为各方面、各阶层容易接受的提法,关键是在这个中国特色箩筐里如何把握好各种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东西的轻重、主次关系,以确保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这里的问题确是很多、很复杂,是否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坚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不仅是历届党章明文规定,也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各代党的领导人所反复重申的,但近来一些现象确实令人感到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似乎有所动摇,原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毛邓三科的提法,越来越多的被抽调到马毛,只剩下邓三科了。其实,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而且毛泽东思想一直强调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即结合中国的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并没有照搬苏联模式,创造了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和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公私合营的政策,都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中国五星红旗上不还有一颗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星吗。毛泽东思想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上是坚定不移,但在如何走的方式方法是非常灵活,也是一直在探索的。我们现在既然明确继续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方针,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把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继续和永远高举下去,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把新中国前30年后3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历程联接起来、统一起来。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然也应该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然都是指导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思想和观点,就应该把它们纳入到毛泽东思想宝库之中,有什么理由要与毛泽东思想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呢?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心、凝聚人心,这是确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和关键!
(2)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私有制为基础私营(民营、非公有制)企业确实得到大发展,而许多国营企业倒闭、垮台,虽然我们国家领导人和主流媒体一直声称: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但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疑问:我们的公有制主体地位还存在吗、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GDP产值?占用劳动者比例?这种比例应该多少?51%?99%?当然,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发展私有制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它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带来什么好处?带来什么影响?所有这些问题,我们的领导层是否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评估?也给百姓一个明确的说法。否则如果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真的已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我们仍然高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有什么意义呢?
通常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是以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市场经济以市场需求自由竞争的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确实有市场经济的作用,但市场经济的无计划盲目性又是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我们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完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究竟有什么区别?计划经济能否与市场经济更好的结合,既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限制其盲目性,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如何分配劳动报酬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温总理在两会上也谈到如何更公平、合理的分配社会财富这块大蛋糕问题,其实,私营企业中按资分配原则,老板占用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以低价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只能得到其中很小部分,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本质决定的,在当今私营企业发展己可能超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这种一次分配不公是当今社会分配的最大不公,也是产生贫富两极分化和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由政府干预和从社会福利等方面改进二次分配的合理性,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可能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和贪污腐败问题。温总理手上拿到的蛋糕,已是一次不公正分配被切了一大块剩下的蛋糕,再作二次分配,它的公正性至少是大打折扣了。既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否也应该成为整个社会分配的其本原则?
(3)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共产党领导,加强民主监督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我们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点除了仍然想把中国社会主义历程完全纳入到是资本主义道路的少数人外,大部分中国人民和现领导层都已认同。但坚持共产党领导,确实存在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保持共产党是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和基本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或者如三个代表所说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如果共产党或党的主要领导干部被腐蚀变质,变成代表少数利益集团的特权阶层,那么什么社会主义道路都无从谈起。中国党的历次路线斗争及苏联共产党的解体都有深刻的教训。政治体制如何改革才能有利于监督共产党的领导不变质是否可考虑:
第一、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的优良革命传统,包括教育党员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的思想;要求最高领导层自身廉洁、大公无私的表率作用;对一切贪污腐败现象和党员干部进行坚决斗争、严肃处理;发动群众采用大民主方法对党员干部进行最广泛的监督等。提起大字报、大鸣大放、游行、罢工等大民主,一些文革中受冲击的官员可能很反感,也确实产生过一些扩大化、影响社会稳定等负面作用,但细想一下,这种充分发动群众的大民主对于严重官僚、腐败可能确有一般常规方法难以达到的作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本来就是我党的根本路线。
第二、参照和学习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中有益于我们社会主义的东西。如更广泛民众参与的选举制度;比较精简高效的政府机构、比较完善的法制制度、政府官员比较明确对纳税人负责的意识,较少官僚特权意识以及媒体舆论对政府和政府官员较公开、自由监督批评的作用等。这些可能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官场腐败相对较少的原因?
两会还未结束,仅以此文做为一个老战士、老党员对两会的一点建言吧!
秦伯强:[转载]“腐败”文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071
候成亚:年终腐败盘点及感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3387
周可帧:透过“拜金主义”看中国国家权力主体的虚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479
奚兆永:为什么会出现分配不公、两极分化?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1003/136534.html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http://maobo.7x.com.cn/yinyue/sugong.html
倪鹏云: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能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2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