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苏文洋:房改失败与投机性购房

火烧 2009-12-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房改失败与投机性购房问题,指出房价收入比过高,市场失灵,政府需加强调控。分析国内外住房政策,强调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平衡。

房改失败与投机性购房
 
苏文洋

原载:北京晚报


 
  医改失败,教改失败,我们推出新医改、新教改。房改失败了没有?要不要推出新房改?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85%以上城镇家庭无能力购买房价高企的住房。因为,城市居民的房价收入比已达到8.31倍,农村居民的房价收入比则高达29.44倍。(上海证券报12月10日)这个房价比,仅仅是全国而言。现在上海、北京等地的房价已飙升到了一家人年收入的20至30倍,就连房价波动相对小的广州,房价也达到了当地人收入的15倍。然而美国中等家庭年收入差不多为4.5万美元,房价平均不过11万美元,收入比最多约为3倍。(环球时报12月10日)

  平心而论,住宅商品化、住宅市场化、住宅私有化,初衷应当说比住宅计划化、住宅公有化要进步。但是,当这个市场推出的商品房价格85%以上的城镇家庭都买不起时,这是不是等于说它已经不是正常的市场?这个市场已经基本上被少数富人占有、被少数投机商操纵?市场这只手已经基本上失灵,抑或是变成一只黑手?一个已经完全失去公平合理的市场,还能说是一个人民需要、人民拥护、人民满意、人民高兴的市场吗?当这个市场成为冒险家的乐园、投机者的天堂时,地方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在干什么?他们是在推波助澜、从中渔利,还是在平抑楼价、打击“炒房”?

  有人问我:明天的房价会不会降下来?我的回答是:这就要看政府想不想“半夜鸡叫”。中国的楼市与股市一样,只要一个“半夜鸡叫”,明天早上也许大涨,也许大降。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近日表示,中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在中国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全面过剩、中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占世界总量50%的情况下,居然出现85%以上城镇居民买不起住房,岂非咄咄怪事!看起来,市场那只手不仅仅是失灵了,而且黑透了。

  环球时报12月11日《多国严控投机性购房》报道值得一读。文章介绍韩国、新加坡以及美欧等信奉自由市场的国家,政府都有一定的住房保障措施,如“政府组屋”、“自建房补贴”和“廉租屋”等,并通过银行信贷和国家税收政策遏制“炒房”。去年4月11日,我在本版就《“海外炒房团”缘何败走德国》的报道作过评论,详见拙著《常态》一书。德国政府狙击炒房的三大“杀手锏”:一是为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住宅制订了详细的“基准价格”,这类指导价有法律效力,所有房地产交易有义务参照此执行,在合理范围内浮动;二是对抬高房价者的刑罚威慑;三是重税限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为了不被选民轰下台去,没有一个敢于放纵“炒房”的。正因为住房是老百姓的“刚性需要”,当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炒作时,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就要赶紧伸出来,表明自己是和人民站在一起的,而不是为开发商、投机商服务的。我们的房改失败,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只学习了住房市场化,没有学习如何打击投机、炒作。老虎拜猫为师,只学会上树,没学会下树。猫不教老虎下树是故意留一手,我们倘若不主动学会下树,那就让房价在高高的树上挂着吧。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