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构建信息文明时代的学术体系,是当下学术界的核心   构建信息文明时代的学术体系,是当下学术界的核心

火烧 2016-08-19 00:00:00 时代观察 1036
文章探讨信息化时代对传统学术体系的冲击,强调构建新学术体系的重要性,分析按需分配、去中心化及消费经济变革,指出信息化推动公民民主时代的到来。

  构建信息文明时代的学术体系,是当下学术界的核心

  张志敏

  一如爱因斯坦时代,牛顿的三大定律无法解释高速物理世界一样,如今的工业化时代的一套学术体系也难以解释现如今已经大变样的信息化时代了,因此构建信息化的学术体系对于我们学术界来说尤为重要。

  何新也算是如今中国思想界具有很高思想水平的一个学者了,因为他过去曾预见到了8964事件、苏联解体事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困境,他也认为如今的信息化是解困的法宝、应该作为核心。但是,他却认为共产主义是很遥远的事,最后,他皈依了佛教。但是我却发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在网络世界里已经很普遍了,这是因为网络世界里,因为信息的可自由复制、粘贴让凡是能借助信息这一媒体得以实现的文艺视听,甚至是生产、服务等等能让大家获得按需分配,要深入了解这其中,请点下面这个连接http://m.caogen.com/Article/Default.aspx?aid=75739

  确实,何新竟然不信共产主义,不但按需分配是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可如今的信息化是越来越发展了、达到了飞跃的境界了,因此我们过去的旧思想体系也就因此遭遇到了革命性的后果了。不只如此,信息化已经导致的全自动化在3个产业中全面展开了,这样的结果就是:亚当斯密基于人参与社会生产分工的分工理论有发展基础吗?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工人阶级越来越少了,因此马克思的一套阶级斗争理论,也就和分工理论一样,成为无水之源了。同时,这样一来,也就让消费经济,也就是现代经济遭遇到了革命性的后果了。彻底的去人工化让资本发现无需用工人,而这样的社会消费因为是劳动者越来越少而严重的萎缩了,这样的话,资产阶级就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比如说转基因技术去灭绝这些失业者以从根本上解决过去的模式导致的问题。机器生产服务、只为资产阶级服务、满足他们的消费,这样这个世界也就天翻地覆了。

  确实,信息化让基于工业化基础的思想理论体系在不断崩塌了,而这正是我等处于如此剧烈变化时期,我们这些有思想的人的一次机会,也就是我们大家要合力去建造新的、基于信息化的一套学术体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这方面国防大学的乔良将军就和我一样,也发现了信息化的一个特性对旧的文明革命性的作用,也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信息公开、透明化,人之间信息的自由交流,也就让基于暗箱操作下的权力体系因此发生崩塌了,而这也就让美国霸权时代不再了,让全球出现了真正的公民民主时代了,也就是信息化让精英制度无法再继续了,大众政治制度却因此得以兴盛了。这方面,现在的网络上有不少有思想的网友都是认可的,有一些人,还有一套比较好的思想、理论。

  确实,信息化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让基于工业化的农业化的一套旧的体系崩塌了,被革命了,但是我们许多人却熟视无堵,思想还没有跟上来。

  不过,我却发现毛主席真是牛人,他的思想是后现代化的。天涯网友佳康老师就一直这样认为的,因为毛主席的一套就是大众政治,而他的这一套中的一些精华部分漂洋过海到了东洋,东洋人就把它变化成为企业文化了。而毛主席的大众政治无论是其在军队建设,还是在文化思想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那都很具有开创性和实用性的。可惜,如此先进的思想的人、极具远见的人,因为缺乏跟随者(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上毛主席思想)和缺乏物质基础(也就是信息化的发展在那个时候才出苗,不像现如今那样,已经形成了参天大树了),也因此,这套超前的上层建筑也就被人遗弃了。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对毛主席在社会建设实践时期的思想要十分重视,一定要去钻研它并纳入到新的信息化学术体系中。

  毛主席的大众政治在他在的时候,他成功了,他走了以后也就随他而去了。但是,毛主席能在物质基础没有跟上、人的思想没有跟上的时候让大众政治成功并成就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这也够让我们惊叹的呢!而过去的一套学术体系,没有几个能成为我们开创信息化学术体系的借鉴,但只有毛主席是个例外。而我发现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化建造一个信息系统,让它管理社会,这就和自动化在生产、服务等各个领域能够全面发展一样,这也是可行的,而且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这样我们也就能让大众政治得以彻底执行和发展了。而系统治理能够保证让科学真理一套真正主导社会的发展,而这就让它成为继权力和资本之后主导社会发展的第三方力量。而过去的马列主义革命实践所以难以成功,关键还在于一旦受到了旧社会深刻影响的人去管理社会的时候,那么管理带给他的巨大的利益好处让他成为了一个既得利益者,因此他也绝对不会放弃这些既得利益的,因此绝对不会让权力或者资本主导社会成为历史、让科学真理的一套主导社会的发展的。但是,系统管理就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也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者难以做到大公无私,也无需去改造人性。而这实际上也就是信息化让旧的一套坍塌了。

  确实,信息系统能做到根据人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而给予人对应的利益,这样也就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人和社会一体化发展了,而这也就让过去基于非此基础之上的一套体系被革命掉了,也因此我们基于此去建立起新的一套学术体系就极其重要了。

  信息化,这个物质基础和过去的工业化基础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三次浪潮的作者就是认为今后社会将是一个和过去工业化大集中完全不同的,是去中心化小而散的社会了,这实际上也是信息化学术体系当中的最早的学术建树。

  确实,如今的信息化让人之间的交流无时空距离,当然,因为大家也深受旧社会的影响,但是一旦旧社会被革命了,即旧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被革命了,那么一切都将和从前不一样。那时这个世界是如何的?除了我在前面所提及的这些特性以外,还有其他,而这事值得我们去深入思想研究、去创新的。

  对,我们的思想要跟上信息化的发展大潮,要尽量摆脱旧的一套对我们的影响,只有如此,那么我们才能建立起更新的更加全面完善的、基于信息化的学术体系了,而这就是我们学术界必须要为之努力的。而在这方面有建树者,则它们的影响就不亚于第一次文明时候的佛祖等人和第二次文明时候的马克思、毛泽东等学人的。在如此新旧文明交替、物质基础将大变样的时代,我们不在思想上把握住它,那也真的太有负于这个时代了,我们要不落后这个时代,那么我们就要努力。而且这个学术体系是非常宏伟的,不是几个人所能建成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建成的,让我们努力吧!

  我发现利用信息化做到让人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获利,那么大家就无需靠参与生产(信息化时代,已经能够全面由机器来生产)拥有生产资料获利,因此也就从根本上革命的旧的利益分配体系了,利益等于自己的努力,那么人们之间在利益面前会发生矛盾吗?而不靠生产资料获利,大家也因此无此需要,这样这些需要导致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不可能再存在了。总之,信息化了、大家的利益各就各位,这样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利益通用下导致的利益矛盾,这样利益矛盾下的争斗、算计、防备、猜疑、忌妒恨、偷窃、抢劫、赌博、剥削、压迫等等也就不存在了。总之,也就是过去物质利益矛盾下的一套体系就完全崩溃了,而这对于我们构建新的学术体系是很有帮助的。为什么现如今说这种学说体系呢?这当然是因为未来还没有被建设,一切还需要建立在我们对未来精准的思想基础之上去形成一套合理的科学的学说体系,这样才能知道未来的发展,否则摸石头过河会失去方向的。

  而如今,有一些中国人说要重拾中国的文化,但是他们并没有把主次分清,主要的就是在文化思想上,我们必须去抓住未来,以适应信息化为本,在这个大框架下,然后去吸收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一体化思想等这些适应新的物质基础的文化(上层建筑),而绝不是把旧的上层建筑当成宝贝而去规范这个社会,让物质的发展去适应它。对,虽然旧的一套已经落伍了,但是其中的一些不朽的好材料还是可以古为今用的、去构建新的一套的上层建筑的。让我们努力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