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人民:开放的辩证法

火烧 2015-06-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探讨开放与保守的辩证关系,批判表面开放下的文化同化,强调保持主体性与个性的重要性,反思现代开放的真谛。

 

开放的辩证法
一个人民
现在,谁要是被人扣上思想保守、不开放、老封建、老古董的帽子,那么可以预料,他一定要在辩论中一溃千里,灰头土脸;而对方一定是占尽上风,自鸣得意。
我也曾被人扣过这种帽子,大概是因为我不搓麻将不炒股,不上淘宝光顾马云生意,不追逐最新上市的iPhone手机,不听《小苹果》,不看《甄嬛传》吧。
就在昨天,办公室里讨论刘翔出轨离婚的八卦。一个女同事说:“这(离婚)是历史的进步,不像过去……”我本置身事外,这时再也不能默不作声:“现在离婚家庭这么普遍,有的地方离婚率高达四成,这也算是历史的进步吗?”不出所料,她立马给我扣上了思想保守、不开放、老封建、老古董等帽子,控诉中国曾经如何压抑人性,欣羡西方如何现代、开放。我说:“你不妨让你男人在外面开放开放,然后离婚,现代给我看看。”她顿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低声辩驳了几句什么,便带着带着她没有派送出去的保守、不开放等帽子走了。我,大概是她第一次遇到的不好对付的“老封建”“老古董”吧。
我真是老封建老古董吗?我不封建呀,我厌恶《甄嬛传》等宫廷争宠戏、豪门争风戏就是证明。相反,倒是那些自称现代、开放的人看得津津有味。我不接受新生事物吗?也不是呀。“非曰能之,愿学焉”,他们上网购物、追电视剧,我也上网了解社会思潮、写文章呀!我不了解国内大事、国际形势吗?他们才不了解呢!“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还是做到一点了的。为什么我反而被他们说成是思想保守、不开放呢?他们所谓的开放,无非就是头上染着黄头发,嘴里吃着肯德基啜着咖啡,身上穿着最新流行品牌服装,手里拎着奢侈品牌的包包,兜里揣着最新款iPhone手机,口中哼着流行音乐,眼睛里看着中国达人秀,或是好莱坞电影,心里装满对西方的崇拜,脑子里塞满洋观念,学着那些名人、公知作“知性”状……这算是真正的开放吗?要是人人都这个样子,还有什么个性?讲究个性不也是讲开放的人鼓吹的一个名词吗?
看来,“开放”一词的含义早已发生了“转折”,是得好好为其正一正名了。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虽然我对张艺谋很不感冒,但我还是承认他这句话很有道理(不能因人废言嘛),包含了“开放”的辩证法:任何事物、系统的开放都是有限度的,都要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否则就不叫开放,而是变质、同化、毁灭。
在自然界,金子、钻石之所以美丽、珍贵,不是因为他们“开放”。相反,是因为他们“保守”,他们不容易与外界发生反应:真金不怕火炼,钻石硬度天下第一。正因为此,他们才美丽,才为人们所珍贵。假如他们像海绵一样“开放”,“海”纳百川,藏污纳垢,或是像牛粪一样“开放”,“融入”世界,化作春泥,还会为人们所珍贵,成为价值、永恒的象征吗?大自然中正因为有许多事物不那么开放,保持了各自的主体性,所以才有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比如人,要开放吗?当然要。要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外界摄入营养,但我们绝不会把划开皮肤、开肠破肚,欢迎病毒细菌进来,作为常态(只有生病动手术时才会),当作“开放”。我们也同人握手、拥抱,但我们绝不会将人前裸露、当众交合当作“开放”。我们也与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但我们绝不会将人云亦云、唯人是从当作“开放”。
一个家庭亦然。你来我家做客,欢迎。坐沙发上喝茶,在餐厅里吃饭,家里到处转转,哪怕住上一晚,都没问题。这就是“开放”。如果说,你要求我家大门必须随时保持打开状态,我家客厅必须搞成“自贸区”,我家厨房必须“引进外资”,我家存款必须改成“混合所有制”,我的老婆必须和你“共同开发”,我的孩子必须按你的“普世价值”进行教育……那么,对不起!我不会答应,并且要与你舍命相拼。因为这不是要我开放,而是要把我家变成你家。
一个国家的开放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今天中国的开放,无论物质还是意识,都已经丧失了主体性。意识上完全拜倒在西方脚下,认为西方什么都优越,什么都先进。西方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西方要怎么样我们便怎么做。就连同性恋、聚众淫乱,也有李银河、彭晓辉、方刚之流,将之当成美国的金赛文化,积极引进中国来。一瓶红酒,只要声称产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立马迥异凡品。一个包包,必须宣传出自法国设计师之手,立马价值百倍(其实就是东莞某厂生产)。中国还有什么方面没有深受西方、美国的影响呢?文化、经济、教育、观念、社会形态……
海外留学趋之若鹜,“海归”倍儿吃香。从政的,因为“懂经济”“懂国际”,被委以重任,把持着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要津;搞学术的,因为“与国际接轨”,成了行业权威,成了各院所、大学、媒体、上层社会的领头羊座上宾。他们照着美国邯郸学步,对中国进行顶层设计,进行改革,进行开放。将包藏西方、美国利益与阴谋的新自由主义毒药,当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治病良方。在中国大搞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拿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刀,把全民所有资产“卖”(贱得近乎白送)给私人、外资。这种犯罪、卖国行为,经过“开放”一词的包装,变得光鲜无比。GDP导向、招商引资政策给外资超国民待遇,像祖宗一样供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他们予取予求。
物质上,中国也已经“开放”得丧失主体性了。今天,外资占中国GDP比重高达四成多,私营(他们说是民营,其实只是中国的极少数人)资本占比三成(他们很多是与外资关系紧密的买办)。全民所有资产只占二成,中国老百姓不成规模的个体占比更是低得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他们还不满足,还要继续“开放”下去。这不,最新发明了一个“混合制”,要把仅剩二成的全民所有资产进一步混进外资、私营资本的囊中。却没听说中国资本到西方去收购什么优质资产,人家咋就不对中国开放呢?倒是许多中国企业跑到美国去上市,用中国市场赚的钱,去给美国人分红。中国精英说“对企业不能用道德标准去评判”,但他们不是说过“市场经济最道德”吗?怎么说话顾头不顾腚的呢?消耗中国的资源、破坏中国的环境、凝结中国工人的血汗,生产出来的商品流水般运向西方、美国,GDP计入中国政府数据,利润收入外资囊中。按照WTO协议,稀土等不可再生的珍贵战略资源必须白菜价满足“国际”市场,西方还不时以反倾销名义勒索中国一把。美国稀土资源也很丰富,为什么不卖呢?更有那国际金融大鳄在中国兴风作浪,炒完楼市炒股市,几乎涉足了每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他们获取暴利的同时,是中国老百姓的惨不忍睹。
中国不仅“开放”得连关税主权、金融主权都交给了西方、美国,在军事上领土上外交上政治上,也得“开放”。军事上要像西方一样军队“国家”化,南海问题要国际化,交给不相干的“七国”会谈解决,外交上要与美国做“夫妻”,变成“中美国”,政治上要“普世”,要搞“宪政”……
中国还是个主权国家吗?
 “开放”到了这个程度,留给广大中国人民的是贫乏的社会资源、 残酷的生存竞争。腐败横行、道德沦丧、诚信缺失、民生艰难……开放得越彻底,中国的社会生态越恶劣,我们看西方、美国时就越仰视,“你看人家美国多好啊——”而所有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后果,他们只需要往中国体制上一推。真是一箭双雕啊,既把我等卖了,又让我等帮着数钱(当颜色革命的炮灰),高啊,真高。
前不久,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谈上,美方指责中国开放形势出现了倒退,要求中国继续开放国内市场。美财长雅各布说,他关心中国政府如何平衡维持短期经济增长和推进重要改革的目标。一副活雷锋样,你会相信吗?可惜,此前“中国绝不能停止改革开放,如果中国停止改革开放,将会威胁到美国根本利益”的威胁,暴露了美国的真实面目。
而在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中国的精英们。西方、美国的利益,正是通过用新自由主义洗脑他们,让他们在中国实施,才得以实现的。过去,大清朝的“开放”“通商”是战败后无奈签订的卖国条约,而今日中国的“开放”却是主动迎合西方而为的,反被吹嘘成了伟大的成就。他们真的以为自己“懂经济”“懂国际”,其实只是在为西方主子服务的同时,吃到一些骨头肉渣后的自欺欺人、自我崇高罢了。这些东西,比大清朝的李鸿章们更下贱,更无耻
善良的中国人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开放,什么是中国精英们的“开放”了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