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心学继往开来的良方
心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后,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多了一些务实风格,使得他们能干成一些事情。心学传人徐阶隐忍十几年,最终扳倒严嵩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但心学成为中国显学之后,也带来了一个不好的影响。那就是士大夫理想信念的动摇,像田横五百士这样舍生取义的人几乎绝迹,文人们多了更多的算计。这种思想上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的那些大才们,只能做到锦上添花,却做不到雪中送炭。他们能够窝里横,但在抵御外辱的时候,总是以抗战亡国论为自己做辩解,这就是中国的悲哀。
这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李鸿章。当年李鸿章率领3000淮军大破10万太平军的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但面对无论英国人、法国人还是日本人的挑衅时,他总是选择妥协退让。我是相信他富国强兵的初心,但他的思路本身就存在问题。他没有让侵略者知道侵略中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反而与这些侵略者暗通款曲。这就使得到东方冒险的国家越来越多,直至八国联军的惨祸发生。难道李鸿章不该为这一切负责吗?作为独立领军人物,他的自由度实际上比之宋朝的岳飞,明朝的戚继光大多了。但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拥有政财军大权,最后一败涂地,难道仅仅用签订条约的橡皮图章这样的说法就能敷衍过去吗?李鸿章的问题是未战先怯,失去了军人的锋芒,在战争最关键、最较劲的时候顶不住,有这样的统帅,一国的军队怎么能有战斗力?一国的国门怎么会不洞开呢?
对心学推崇备至的另一个人物就是蒋介石。他在自己日记中的内心独白也显示了他的这些儒家特色。但心学在他的心中变成了实力至上论。只要纸面上的实力与敌方不足,他就会一直忍耐下去,直到攻守之势倒转的那一刻。我也相信他最终是要赶走侵略者的,但他的思路还是有问题,或者说战略眼光有问题。他不清楚国际局势,他弄不明白日本什么时候会发全力,什么时候只是虚张声势,而他的无条件的退让,最终让他失去了使自己强大的时间。由于他的愚蠢,中日战争被提前了。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道,是一种哲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千万人心向往之的人生境界。但从徐阶这些所谓的王学传人开始,他们把王学庸俗化了,变成了一种术,在实践最原始的格物致知。经过世代的传承,最终由李宗吾总结,变成了现代的厚黑学。这就是孔孟儒学、老庄道学这样的超凡入圣学说在中国所走过的世俗化道路。中国的文人习惯走捷径,但他们也由此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
中国人在术的层面踽踽独行,这也使得中国的大师非常的少。能够通盘考虑,将韬光养晦谋略发挥到极致的人,在近现代我比较推崇的就是德国的俾斯麦。虽然《货币战争》中对俾斯麦放弃唾手可得的维也纳颇有微词。但我还是认为此举与奥地利结下了善缘,为德国的最终统一扫清了障碍。当普法战争最终打垮了法国之后,德国并没有立即进行战略扩张,而是以法国为目标,建立了庞杂的外交体系。如果德国能够一直有这样的战略定力,再坚持几十年,那么称霸欧洲的就将是德国。但像俾斯麦这样的人物,几百年才能出一个。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并不能以此作为持久发展的动力。而只有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涵才能形成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内在基础,即使经历风雨,也能屹立不倒。但心学发端后,中国走了一段弯路,舍本逐末,让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真正挽狂澜于既倒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首先恢复了古之遗风,让共产党人成为中华大地上在精神力方面让人望尘莫及的一批人。再者,他们真正继承了心学遗产,格物致知,将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道路,真正用武装斗争的方式解放了全中国。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成功,以及建国以后的所谓挫折,很多专家将毛泽东评价为一半诗人,一般政治家。认为他将理想信念的作用过分夸大,忽视了客观规律。但实际上很多人忘记了毛泽东的使命就是重建中国的信念体系,就是让六亿神州尽舜尧,就是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在这样的伟大征途中,毛泽东是个当之无愧的开拓者。新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这样继往开来的精神领导者,中国是不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也无法在两极争霸的国际环境中,不仅没有成为两强竞争的牺牲品,反而成为了世界政治中的第三极。
新时期,虽然可以宣传为有诸多的成绩,但中国人在精神上再次矮下去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领导层也再次祭出了韬光养晦的大旗,中国的历史再次翻转。当中国人口口声声坚持韬光养晦时,基本上会发生中国战略资源大幅度耗损,而表面上繁华的现象。长此以往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心学的传承也告诉我们,不能丢失中国伟大的精神传统,不能丢掉中国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这些丢失了,中国就丧失了根本。现在我们提的中国梦和群众路线就是重建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厦,能否成功,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