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窃听技术手册:美国“十八般武艺”欲监控全球

火烧 2015-08-06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美国通过NSA等机构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全球进行监听,包括电话窃听、网络监控、软件植入等,引发广泛关注。

 

窃听技术手册:美国“十八般武艺”欲监控全球(图)

  资料图:德国总理默克尔是NSA的监控对象之一。

  近日,“维基解密”曝光美国政府窃听日本政要和重要机构,“监听门”再起波澜。自爱德华•斯诺登曝光“棱镜门”后,美国对全球多国进行大规模监听的手段逐渐被曝光。为了从各国获取情报信息,美国可谓用上了“十八般武艺”。

  【窃听通话】

  NSA对电话通讯的监听是“点面结合”式的。一方面,NSA监控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各国政府要员。另一方面,NSA还可以录取目标国家30天内的几十亿通电话。仅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NSA就对法国公民的通讯数据进行了超过7000万次录音。

  NSA借助移动运营商或者其他终端,通过植入软件、截获通话信号等方式,侵入用户的信息通信通道截取信息。全球最大的手机SIM卡生产商金雅拓(Gemalto)就曾表示,美英情报机构很有可能入侵了该公司的网络,以便监听全球移动电话通信。

  媒体报道还称,与NSA不同,美国司法部下属的美国执法官局采取建立假基站的方式,骗取用户终端自动接入,获取信息。一旦建立连接,假基站可以把用户定位精确至3米。

  【监控网络】

  网络也是美国实施监听的主要途径。在被曝光的“棱镜计划”中,NSA和联邦调查局(FBI)接入了微软、谷歌、Facebook和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获取和追踪用户的语音和视频聊天、照片、电子邮件、网络日志等。

  由于网络的特性,NSA甚至不需要入侵数据中心,而是可以通过将数据中心连接起来的光纤线缆截取信息。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每时每刻都处在警戒状态,然而在数据中心之间传输的信息,往往是未加密的。由于NSA的监控行为,网络公司已经开始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

  作为美国的盟友,英国的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GCHQ)也在NSA协助下,开展代号“视神经”的项目,暗中截取全球数以百万计网民的视频通话图像。

  【侵入电脑软件和硬件】

  一份2012年的档案显示,美国国安局向全球5万多个电脑网络中植入恶意软件,用于收集数据。一旦目标电脑被感染,监视人员就可以远程控制其启动或关闭。美国与英国的间谍还在使用一种可以记录电脑按键痕迹的软件。

  除此之外,根据俄罗斯网络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的信息,NSA还可以将间谍软件植入硬盘固件的代码内,借此窃听全球大多数电脑。据报道,全球多家公司制造的硬盘都能被感染间谍软件,几乎覆盖了整个硬盘市场。

  甚至连卡巴斯基实验室自身,也成为了NSA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NSA监控多国主要反病毒和安全厂商,以瓦解相关反病毒软件,跟踪软件用户、侵入其网络。

  【“伪装”情报站】

  除了通过技术手段入侵电脑和手机之外,美国还在全球大约80个地点的驻外使领馆设有秘密监听站,窃听所在地区高官通信信息。NSA的秘密文件显示,美国的类似监听站遍及全球大约80处地点,其中欧洲占19个。

  位于柏林市中心的美国驻德国大使馆,就是这些监听站之一。据介绍,这座大使馆的屋顶上装有一套特殊的窃听装置,NSA利用它来监视德国政府工作区上空穿梭往来的电子通讯信号。

  报道称,这些监控设备往往进行了仔细的伪装,有时天线“被假装成是建筑物本身的特殊设计,或是屋顶的维修棚。” 它们不仅能监听手机、无线LAN、卫星电话的通信,甚至能探知被监听对象身处何处。

  【你来我往】

  在美国监听丑闻中,被窥探的盟友们也并非那么“无辜”。事实上,欧洲国家一直充当着美国的“合作”方,为美国提供情报,还相互监视、监听,对监听丑闻早已心知肚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就曾签署过签署了一份叫做“五眼”的情报共享协议。

  另外,早在2008年,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就已经授权情报机构国外安全总局,利用海底电缆监听全球通信。这一项目耗资7亿欧元,为期5年。

  德国也一直在开展监听活动,包括对北约成员国在内的“友好国家”进行监听。媒体还根据德国联邦情报局内部文件爆料称,该局也监听过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和现任国务卿克里,尽管德国方面称这些通信是“无意间”被截获的。

  【如何防御?】

  美国监听他国的同时,也竭力施展各种招数来防止被窃听。奥巴马被禁止使用苹果手机,而美国政府则使用一种叫做“敏感情报隔绝设施”(SCIFs)的帐篷,供总统和他的阁僚们畅谈机密事宜。

  帐篷是用一种能够阻止内部信号外泄和隔绝窃听装置的特殊材料制成的,内置“入侵检测系统”。只有经过特别授权的人才能进入帐篷,帐篷外则有人随时检测是否有任何信号流出。

  另一位难以被窃听的国际政要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克里姆林宫花大量精力和资源,保护普京与外界的通话安全。据称,普京使用的是配备强大编码器的卫星网络,破译他的谈话“大概需要90年时间”。而普京本人不爱发短信、没有社交网页、从俄罗斯情报机构处获取新闻的习惯,也使他很难被外国间谍窃听。

  相关阅读:美国大哥“任性”窃听 日本也是从了

  2015年08月04日 09: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维基揭秘网站7月31日曝光美国政府监听日本政要、重要政府机构和大企业等。消息曝光后,日本政府的反应令人大跌眼镜,没有抗议,没有诉苦,甚至有政府高官对美国的监听行径表示“理解”。这与此前同遭美国窃听的德法政府强烈抗议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本来堪称“窃听风暴”的外交丑闻在日本居然被矮化成“大水冲了龙王庙”。从中倒是折射出,战后70年后,日本和美国的不平等关系故态依旧。

 

  

  【美国窃听肆无忌惮】

  维基揭秘网根据获得的美国机密文件发布的报告说,有5份标注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文件涉及监听日本,其中4份标注为“绝密”,涉及监听对象的电话多达35个。

  文件没有明确提及监听对象是否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但安倍内阁现任经济产业大臣宫泽洋一、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以及内阁官房长官的秘书官等首相官邸要人,涉及政府机构包括日本财务省等。此外,三菱商事、三井物产等日本大型商社旗下能源相关部门的电话也曾遭监听。

  据该网站透露,美国国安局对日本的窃听早在2007年安倍第一届内阁期间就曾进行。窃听内容包括日美关系、日美农业贸易和汽车零部件贸易谈判、气候变化谈判中日本政府的立场等。

  “文件展示了美国监听日本政府的深入程度,以及从众多日本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收集并分析相关情报,”维基揭秘网指出。维基揭秘网创始人阿桑奇在一份声明中还指出,美国人还把从日本打探到的相关情报分享给同为英语圈的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即所谓“五眼联盟”。

 

  

  【日本政府装聋作哑】

  美国窃听日本政府丑闻曝光后,并没有如此前美国窃听德国、法国丑闻那样在当事国之间掀起一场外交风暴。

  虽然有日本媒体一开始援引日本政府人士的话报道说,日方如确认被窃听一事属实,将向美国提出抗议。但两天过去了,日方没有公开表示过只言片语的抗议, 有政府人士甚至还强调此事不会影响日美同盟间的信任。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马克·托纳在例行记者会上也确认,美国没有收到日本方面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抗议。

  日本政府对窃听事件的反应与德法等美国在欧洲盟友形成鲜明对比。2000年前后,“五眼联盟”的大规模产业间谍活动曾引来欧洲多国抗议。近期,在维基揭秘网等曝出美国国安局监听多名法国政府首脑和德国首脑后,法德均向美国提出了严正交涉和抗议。被曝手机遭美国监听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直接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抗议。

  不仅日本政府“装聋作哑”,平时在外交问题上一点就着、甚至无事生非的日本主要媒体也“集体沉默”,在报纸不起眼的角落对窃听事件一笔带过。亲安倍的《产经新闻》甚至试图对日本政府的“沉默”表示理解,在1日的一篇报道中援引日本政府高官的话称,在谍报的世界里,首相和阁僚遭窃听是理所当然的事,日本政府不认为是个问题。

 

  

  【对美从属丧失底线】

  美国在窃听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以及安倍政府逆来顺受的对美从属心态,招致日本民众猛烈抨击和嘲讽。

  《东京新闻》2日说,此事可以看出,即使同为美国盟友,美国也会区别对待。报道还指出,美国的谍报战不讲情义,为了国家利益对同盟国政府都会展开窃听;另一方面,美国以窃取美国企业信息为由攻击中国等,显示了美国在情报战中的双重标准,美国有责任对此作出解释。

  按照日本政府和主要媒体的一贯作风,这起窃听事件主角要是从美国换为别的国家,日本恐怕能吵翻天。出奇的沉默背后,是日美关系不对等实质的写照。

  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金子胜对安倍政府装聋作哑极为不满。他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说,“默克尔抗议了,日本没有任何抗议表示,安倍首相是美国的奴隶吗?日本简直是美国的属国。”

  日本外务省前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指出,面对类似事情,德国和法国首脑向美国强烈抗议,警告将损害同盟关系,而日本政府最多发个照会了事,“被美国拔掉骨头的日本,连抗议都不敢。”

  历史学者山崎雅弘嘲讽说,安倍首相整天叫嚣着要摆脱“战后体制”,一旦对手是美国政府,马上变成了一条乖乖的小狗。(记者冯武勇 刘秀玲,编辑闫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